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勒·柯布西耶曾经接受过历史、艺术题材、艺术概念的传统作用,而丝毫不带有后期浪漫派的彷徨,在全新的基础上恢复回忆的价值,历史的价值与不定的价值,从历史角度来看唯一合理的道路。

曼弗雷多·塔夫里 Manfredo Tafuri

1987年-1907年,20岁前的让纳雷

1907年-1911年,20-25岁的游学与实习

1911年-1917年,25-30岁回家乡开公司

我讨厌这个城市,也讨厌这里的人。除了俯首帖耳,我在这里什么也干不成。而且这里也没什么活儿可干,这个城市根本没什么大项目。今年,我无事可做,估计来年也是。我的志向、虚荣心和自尊心让我向往伟大的东西。

致威廉.怀特的信, 1913年5月9日

1917-1927年,30-40岁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55

1955-1965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1887-1965

打破“学院”,打破柯布西耶学派,正如打破维尼奥拉学派,我恳请你们!

没有程式,没有技巧,没有窍门…… 我希望,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是开放的,而非像个杂货铺的老板那样在自己的专业上固步自封。

文献资料

著作

  • 勒柯布西耶全集1-8卷
  • 走向新建筑
  • 模度
  • 光辉城市
  • 东方游记
  • 勒柯布西耶书信集
  • 勒柯布西耶与学生的对话
  • 勒·柯布西耶新精神丛书 明日之城市
  • 勒·柯布西耶新精神丛书 精确性 建筑与城市规划状态报告
  • 勒·柯布西耶新精神丛书 今日的装饰艺术
  • 勒·柯布西耶新精神丛书 人类三大聚居地规划
  • 勒·柯布西耶新精神丛书 一栋住宅 一座宫殿 建筑整体性研究
  • 勒·柯布西耶新精神丛书 现代建筑年鉴

书籍

  • 勒柯布西耶的细部设计
  • 勒柯布西耶建筑创作中的九个原型
  • 勒柯布西耶的住宅空间构成
  • 勒柯布西耶全住宅
  • 勒柯布西耶与建筑漫步
  • 勒柯布西耶机器与隐喻的诗学
  • Le Corbusier : an Analysis of Form
  • 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名作访评
  • Le Corbusier : Ideas and Forms
  • AV Monografías 176 Le Corbusier
  • Le Corbusier and the Occult

论文

王舒轶. (2012). 勒·柯布西耶建筑中的曲面. 硕士论文. 清华大学


相关内容

    […] 无论是花园城市还是光辉城市,二种模式都从生物分类学转化过来。在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柯布西耶的速写和草图中,动植物的写生数量之多,让人很难想象这是建筑研究,而如一位专业的生物学者,因为他的兴趣显然集中在分类系统方面。“住宅是住人的机器”是柯布西埃最著名也最受争议的一个断言,广泛流传的解释把它和工业机器联系在一起,似乎缺乏人性的温情,但我以为这是误解。把它和生物系统联系起来,和一种不满足于经验概括、人为臆造与粗糙直觉而寻求一种更加抽象的体系化的空间组织概念联系在一起更加恰当。如果给光辉城市模式一个评断,那应该是:城市是住人机器。机器没有灵魂,这标志从主观偏见向种科学的客观认识的转变。 […]

    […] 勒·柯布西耶、路易斯·康和斯卡帕是我这一代人的参照物。我有幸与这些大师有过许多直接的经历,我的建筑观念的形成也受到了他们的影响。我相信,我们制作建筑的方式,我们对新问题的敏感度,植根于我们之前的建筑文化所建立的历史遗产。在建筑中,就像在艺术中一样,人们不能谈论进步。只有在为新情况提供新答案的尝试中才会有连续性。 […]

    […] 罗西在《城市建筑》一书中同样认为,有必要重新反省现代建筑运动的立场,对此,最行的通的就是向现代艺术家的观念请教,这种工作之所以重要,特别在于现代艺术以前所未有的自觉程度回答了什么是艺术这个重大问题,现代建筑也包含着这样一种企图,而现实的困难以及自身斗争策略的误导,它所未能真正建立起来的理论观念仍须到现代艺术运动中寻找。1980年代初以来,国内建筑界进发出一股强劲的对建筑进行理论思考的热情,调整了研究的志趣,人们普遍认识到,必须超越过去那种准史料层次的研究,而进入“科学的”、“哲学的”研究阶段。严格说来,我们的研究还未达到这一阶段,正当我们热衷于学科建设时,这里所谈到的现代艺术以及现代建筑的立场,即对任何正统学科建设的批判现象,无疑会使人困惑,但是,理智上的困惑可能成为探索的动源,我们不能在认识一种新现象时只依据旧的知识框架,否则我们甚至连柯布西埃那本名为《走向新建筑》的小册子都读不通,例如我们可能认识不到,他对建筑“法式”的研究远比他出于意识形态的热情的“新”更重要,对于那句屡遭批判的名言:“建筑是住人的机器”,我们可能把它理解为一种艺术表现,可能把它引申为一种关于空间安排的机械决定论的原则,但不会把它看做是一种关于建筑本身的工艺学的观念以及避开抽象的学理推理,对具体形式进行直接分析的程序。应该说,现代建筑运动的立场中,对于“建筑是什么”这个问题,尽管回答的过于笼统,但象“法式”、“功能”这类关键词汇,以及面向建筑本身进行实验的态度,使它必然包含着这方面的回答。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具体的设计概念不同,这类回答影响着我们可以称之为“一般性设计”的观念,内聚着某种普遍原则,例如,罗西从理论上就把类型化的设计讨论称之为“一般性设计”,我们对俄国形式主义的反省就是从现代建筑中这类一般性设计观念相关的一般性艺术问题的探讨入手,它们曾经共享过一种庞杂的精神氛围。促成了作品自足体观念的提出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氛围? […]

    […] 正如我在论文中反复强调的,现代运动的观念与方法来自于艺术实践,对随之而来的理论问题既不拨高,也不解码,而是在一个类似于语言实体的平面上,一般方法论的问题比解释性的结论重要的多,同时,对立体构成性意识的强调,对任何教条化的正统地位的不懈消解,使得这里讨论的方法论问题带有反对任何预先设定的方法的性质,反对方法是现代运动在方法论上的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尽管随着理论的深入以及各类艺术具体的差别,理论上的术语有所不同,但彼此之间的统一性,也许比我们了解的更加紧密。在形式主义的文学理论中称之为“形成”与“变形”,在立休派理论中称之为“分析”与“综合”,在巴尔特式的结构主义活动中,称之为“分割成分”与“编配”,在柯布西埃这样的建筑家那里,也抱有一种初步的关于建筑的“法式”与“转化”的想法,而在密斯那里,则更加重视建造过程的“构造”的一般性理解与操作,归根结底,这里面都有一种将艺术看成是本文自足体的观念,研究的志趣则转向对结构与语法,对一个预先未曾设定的的过程的重视,并由此出发,引出关于艺术本身,关于客体与意义之间关系的真正的问题。现代运动的共同点之一就是,它们都无意于给当下的问题以一个合乎理论的解释去抚慰现代人的焦虑,而是致力于提出真正的问题,并去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也不意味着结论,而是意味着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更深入的问题的不断提出。 […]

    […]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

    […] 进一步说,现代建筑一开始发展出的纯粹形式主义,其美学上的潜能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也缺乏理论上的总结,而为了克服它,后来的现实主义的功能主义又过于机械与简单,功能主义确实有剥离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制约的效果,但归根结底,它很容易和老的“代表论”、“反映论”混滑,蜕变为教条,所以,在象类型学这样的思想提出之前,只能说有一种准现代建筑语言。当然,这并不是说一种真正的现代建筑语言只发生在罗西这样的建筑师与理论家之后,罗西的贡献是真正把类型学思想引入了城市研究,在他之前,无论柯布西耶、密斯还是路易斯·康等人,都是类型建筑大师,在他们的作品中,类似于聚合体的建筑语言概念比比皆是。但我要说,他们实际上一直是孤独的,在罗西这样的建筑师出现之后,类型学的实验思想才从拥有孤独走向拥有了公众。至于什么是真正的城市设计的类型学研究,即取决于把建筑的语言真正放在一个语言学的基底上,也取决于对“结构”与“结构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

    […]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

    […] 勒·柯布西耶 […]

    […]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图源:《Concept Sourceb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