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安·加代 Julien Guadet

1834-1908

对于19世纪法国学院派来说,建筑设计几乎等同于构图。在20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方兴未艾之际,巴黎美院的教师加代开设了一门课程:“建筑学要素及理论”,对西方学院派传统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其成果最终被编纂成五册大部头的资料手册以方便设计者查阅。

在此,加代提出了“两类要素”:一类是所谓“建筑要素”(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包括墙壁、开口、拱券和屋顶等;另一类是所谓“构图要素”( elements of composition),包括房间、门厅、出口和楼梯等。

将建筑清晰地分为各个部分并加以“组合”(构图),这一思想无疑来自于一百年前综合工科学院的教师迪朗。对此,加代有一句精辟的名言:构图就是去利用已知事物。在这句话中:如果说构图代表了学院派建筑教育的核心问题的话,那么,这个“已知事物”就是学院派建筑教育的基石——“就像构筑需要材料一样,构图也有它的材料。这个“材料”就是加代所总结的两类要素。加代的两类要素的组织,清楚地表达出由局部构件到整体建筑的不同层次,这一点在迪朗的构图原理中已有体现。其中第一类“建筑要素”,与迪朗提出的要素类似,它们是一些结构性的或功能性的构件,共同组合成功能体块——亦即第二类“构图要素”,再由这些功能体块(fumctional volume)组合成整体建筑。

对于加代及其同时代的一批人来说,构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将建筑物的各个不同部分组织到一种轴线式的平面中。这种轴线式的组织方式,在当时的学院派传统中根深蒂固。以至于在加代的课程中,对于轴线组织形式本身几乎未作任何讨论,而是专注于如何将不同的功能—特别是新的技术要素和社会功能组织进去。在这里,加代的构图要素基本等同于各种功能体块。在对这些功能体块的分析中,加代又进一步区分了静态的使用功能和动态的交通功能,并要求在图纸中将这种区分表现出来。这样一种区分对其后现代建筑设计乃至城市规划的影响无疑也是深远的。

在加代的构图中,与迪朗一样,平面图在所有设计图中是首要的—这已成为19世纪法国学院派建筑设计的核心。对平面图的关注表明了对功能布置和使用问题的关注,并在其中隐含了一种将空间作为功能体块的学院派的设计方式。

作为学院派要素及构图原理最后的总结者,加代的课程中所隐含的建筑空间设计方法在无形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雷纳·班纳姆的《第一机器时代的理论和设计》一书中,将加代的第一类要素“建筑要素”——主要是结构构件,与现代主义运动中荷兰风格派和俄国构成派的新的“要素主义”联系起来;而第二类要素“构图要素”——主要是功能体块,则被认为是通过加代的学生奥古斯特·佩雷( Auguste Perret)传给了现代主义的大师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朱雷《空间操作》

相关内容

    […] 舒瓦西当时是道桥学院的建筑学教授,他培育了一种决定主义的历史观,认为各种建筑风格不是时髦的游戏而是建筑技术发展的逻辑结果。他对这些技术决定的风格中最为倾倒的是(遵循维奥莱-勒-杜克的观点)希腊与哥特式,他对前者的论述使他成为古典理性主义最后一名有影响的理论家。舒瓦西是一长列理性主义者的继承者,其中包括加代(Julien Guadet)、拉布鲁斯特(Henri Labrouste)以至18世纪的理论家德科尔德穆瓦神甫(Abbe de Cordemoy)与洛吉耶(Marc-Antoine Laugier)。与这一学派的多数支持者一样,舒瓦西并不认为希腊人把木结构形式移植为石砌结构中多立克柱式的做法有何非理性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