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特弗里德·森佩尔 Gottfried Semper

1803-1879

重新定义建造、手工艺和传统建筑语言之间的关系

辛克尔在19世纪30年代则提出,既要摆脱固有风格,直接表达结构,又要避免陷入到功能主义,因为它缺乏“历史感和诗意”。面对历史,辛克尔非常清楚地意识到,仅仅对既有形式进行模拟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建筑的指导思想这个高度层面加入“新的要素”,并且应该有一场彻底的变革。

到19世纪中叶,类似的困惑也出现在法国建筑理论家塞萨尔·戴利( Cesar Daly)和德国人戈特弗里德·森佩尔( Gottfried Semper)的著作之中。两人都致力于重新定义建造、手工艺和传统建筑语言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合19世纪建筑语言的理论基础。森佩尔既反对完全摈弃历史先例,也要求防范肆无忌惮的模仿。他以长远的目光看待形式的历史,思考不同时代重新诠释基本“类型”的方式,他试图在历史的比拟中更清晰地认识现在。

《 20世纪世界建筑史 》

19世纪中叶,中产阶级迅速壮大,地主乡绅的影响时断时续地消失,职业阶层兴起。地质学会将其成员从“感兴趣的”贵族升级为一个基于价值和学术成就。19世纪30年代,认为化石是上帝埋在地里的观点仍然是一个可行的理论,但到了1850年,这种观点就不再被接受了。

在建筑领域,一场类似的革命正在发生,由一代理论家领导,包括法国的Eugene-Emmanuel Viollet-le- Duc(1814-79)、德国的Gottfried Semper(1803-79)和英国的John Ruskin(1819-1900)。尽管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试图重新思考理性主义和技术的原则,而且都在同时写作。拉斯金的《威尼斯之石》于1851年首次问世,与森珀的《Die vier Elemente der Baukunst》的出版日期相同。Viollet-le-Duc的词典《法国建筑》(raisonne de l ‘architecture francaise du XIe au XVe siecle)于1854年首次出版,有几个版本。毫无疑问,这一时期是建筑话语的转折点。Viollet-le-Duc是现代铁材料的强烈倡导者。当时的其他建筑师为了满足奥古斯特·韦尔比·普金(August Welby Pugin)的追随者的需求,给铸铁赋予了哥特式的味道。

Semper提出了一个同样大胆的论点:正如Laugier所说,建筑的起源不在于希腊的柱子和门楣,甚至不在于需要在柱子和门楣上加上屋顶。他认为,建筑始于织布和服装的制作。从编织篮子开始,原始人类学会了如何将树枝编织成墙,然后用泥土堵住缝隙。从陶器中,他们学会了如何制作瓷砖和砖。因此,建筑的起源与其说与神话和考古学有关,不如说是与人类学有关。这是对建筑起源问题的彻底反思,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对于Semper来说,自然并不是产生需要模仿的规则几何图形的抽象;它也不像哥特式建筑师理解的那样是一种生物性的力量,例如,他们用树枝作为拱顶的模型。相反,大自然被我们人类创造事物的基本本能所包裹,Semper将其理解为同时具有经济和道德成分。

在1851年的大展览,他盛赞不是约瑟夫·帕克斯顿爵士的神奇技术驱动设计的水晶宫显示来自特立尼达的房屋,其生产产生了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的前工业化出轨的过程工艺的发展形式。

撇开他的理论观点不谈,当涉及到建筑时,Semper大量借鉴了罗马巴洛克时期的主题,使用了粗糙的底层和上层的柱状结构。这一点在他为苏黎世的瑞士理工学院(Swiss Polytechnical School, 1858-64)所做的设计中表现得很明显,在那里,用作阅览室的圆顶圆形大厅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放在构图的中心,而是沿着立面布置,作为入口的一种戏剧性的重音。它通向一个由受限制的古典词汇定义的中央大厅。


相关内容

    […] 赫曼·穆台休斯( Hermann Muthesius)所著的《英国建筑》书中记载的那些不规则的哥特复兴的平面设计,无疑启发了建筑师阿道夫·路斯的所谓“容积设计”( raumplan)方法。另一方面,受戈特弗里德·森佩尔的影响,空间是作为一种“围合的概念来理解的。 […]

    […] 森佩尔在《建构艺术中的风格:或实践美学》中指出了砌体的双重特性:轻如表皮,重如堡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