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需要人们坚信:城市是社会欲望的孵化器,是所有梦想的具体呈现。如果人们能领悟建筑的意义,他们就会决定重塑城市社会衰败的的物质环境和意识形态,去重造理想之都。在集体无意识的、癫狂的、无节制的城市化过程中,如何满足个体的欲望成为了共同的担忧,这种担忧让人们投向了虚构现实,毕竟虚构现实是解决“现实短缺”的唯一途径。
雷姆·库哈斯 Rem Koolhaas
当我在写作时,问题的重点已经从记录这种现象,转移到试图揭示这种现象对于建筑师而言具有什么意义了。
雷姆·库哈斯 Rem Koolhaas,1991年
你应该记得路易斯康,他区分所谓的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或许你也记得密斯和柯布,他们试图引入人际活动与生产过程的秩序,这是回归到结构为主的方法吗?
我真的很钦佩他们的思想,我惟一的批判是,他们对秩序太过于着迷,深信自己有义务透过建筑的方式来表达,我对此感到困惑,也觉得难以置信。他们有一些论述完全令人无法置疑,但是完全以建筑的语言来表达时,却又让人难以接受。
雷姆·库哈斯 Rem Koolhaas,1991年

著作与文献资料
- 癫狂的纽约
- DELIRIOUS NEW YORK(1978)
- 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
- Rem Koolhaas Conversations with Students(1991)
- 小、中、大、特大
- S M L XL (1995)
- 库哈斯 El Croquis 中文版09 1987-1998
- 库哈斯 El Croquis 134 135 1996-2007
- 库哈斯 El Croquis 131 132 1996-2006
[…]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2015/1997). 癫狂的纽约/Delirious New York. […]
[…]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1995). 小、中、大、特大 S M L XL […]
[…] 雷姆·库哈斯 Rem Koolhaas […]
[…] 雷姆·库哈斯 Rem Koolhaas […]
[…] 雷姆·库哈斯 Rem Koolhaa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