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万沙赫宫 Palace of the Shirvanshahs

Palace of the Shirvanshahs(希尔万沙赫宫)是位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老城区的一座15世纪宫殿建筑群,是阿塞拜疆最重要的历史地标之一,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背景

  • 建造背景:1191年,一场大地震摧毁了当时的首都Shemakhi,希尔万沙赫王朝的统治者将首都迁至巴库,并在此建造了宫殿。
  • 建造过程:宫殿始建于15世纪,由Shirvanshah Khalilulla I及其子Faruk主持建造。然而,1501年Faruk在战斗中被杀,宫殿的建造被迫中断。
  • 历史变迁:1501年,宫殿被萨法维王朝洗劫。1578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占领巴库后对宫殿进行了修复,并在此居住至17世纪。1723年,彼得一世的军队轰炸巴库,宫殿的南面和东面受损严重。19世纪末,宫殿被俄罗斯军事部门接管并用作军械库。直到1964年,宫殿才被正式列为博物馆保护区。

建筑特色

  • 整体布局:宫殿建筑群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主宫殿、迪万卡纳(Divankhana,可能是法庭或议事厅)、陵墓、清真寺、浴室遗址、蓄水池、东门和穆拉德门等。整个建筑群分布在三个阶梯式的庭院中,建筑物相互错落有致。
  • 建筑材料与工艺:宫殿建筑群使用当地石灰石建造,建筑风格融合了波斯、阿拉伯和突厥元素,石雕工艺精湛。例如,迪万卡纳的窗棂上刻有复杂的伊斯兰设计。
  • 特色建筑:宫殿清真寺(Saray Məscidi)和迪万卡纳是宫殿的亮点之一。迪万卡纳是一座八角形建筑,其具体用途尚不明确,但其窗棂上的石雕十分精美。宫殿的主建筑是一个两层的不规则矩形建筑,最初有52个房间,其中一层有27个房间,二层有25个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