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yarbakır Behram Paşa Camii
迪亚巴克尔·贝赫拉姆·帕夏清真寺
Behram Paşa Camii 是锡南体系在安纳托利亚东南端的“气候版”变体——以双重拱廊对抗炎夏,以厚重石墙抵御冬寒,以模数系统统摄空间,却因地方施工而呈现灵动的地域表达。
1. 基本信息
项目 | 内容 |
---|---|
位置 | 迪亚巴克尔老城中心,西南隅,靠近梅尔特河(Dicle Nehri) |
建造年代 | 1565–1572(Behram Paşa 任迪亚巴克尔总督期间) |
设计者 | 归属 Mimar Sinan 设计体系;当地工匠施工 |
建筑群 | 原 Külliye(清真寺、陵墓、hamam 浴室、商队驿馆),现存清真寺与浴室 |
2. 建筑形制
- 结构类型:单穹顶、五拱开间(5 göz)双重拱廊(çift revaklı)。
- 穹顶:直径约15 m,由八根粗壮石柱承托,外部鼓座高,内部无半穹顶过渡,空间简洁有力。
- 拱廊
- 内廊:6 根石柱分 5 跨,穹顶+侧龛。
- 外廊:L 形石墙+10 根细柱,木构屋顶,出挑深远,为夏季礼拜及炎热气候提供大面积遮阴。
- 墙体:当地特色双色石砌(玄武岩+石灰石),厚重保温,外观呈深灰与浅灰条纹。
- 入口:北向主入口,经外廊到达门厅,轴线直指米哈拉布。
3. 气候适应特色
- 超长外廊:纵深约达穹顶直径 2/3,夏季礼拜者可直接在露天拱廊完成祈祷,符合迪亚巴克尔干热气候。
- 高侧窗+穹顶窗:室内热压通风,夏季亦保持凉爽。
- 厚重石墙+小开窗:冬季蓄热,抵御夜间低温。
4. 模数系统验证(据论文结论)
- 方法:以穹顶直径 15 m ÷ 3 = 5 m 为基本模数。
- 结果
- 内廊:中三跨严格吻合 5 m 模数;两侧跨因结构柱位略作调整。
- 外廊:仅东西两端边界与模数对齐;中部因场地退让及后期街道拓宽而偏离。
- 剖面:内廊高 2 模(10 m),外廊不受模数控制。
5. 历史与现状
- 历史:Behram Paşa 为苏莱曼大帝重臣,清真寺建成后成为迪亚巴克尔地标;浴室至今仍在使用。
- 现状:穹顶与墙面保存完好;外廊木构屋顶多次重修,柱式保留原状。
- 保护等级:土耳其一级文物,2018 年启动整体修复(穹顶铅皮、外廊木梁、石雕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