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 Fictionalizing

一千个目标与一个目标。

为了克服混乱,起初人们虚构了不同的建筑编码体系。人们可以不断运用已有的一切现代语言进行试验,但任何建筑编码本身不可能是一种元语言。人们应该避免独断性与过分执著,避免把阶段性的结果看作普遍性真理。同时,科学技术、思想理论、日常生活等不同的话语体系具有同等的价值。

要素/构成/类型/ Elements/Composition/Typology

建筑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而不只是关于形式的一种知识。

伯纳德·屈米 Bernard Tschumi

要分析,整体必须分解。如果选择了错误的分解方法,整体就会受到破坏,而正确的分解方法却可使结构物保持完整。

保罗·拉索 Paul Laseau

建筑创造形制,这是建设性的行为。建筑从一开始就在形制化,所谓建筑真理是只受人操纵的玩意——由专家组织开发,作家制造,并由传媒兜售。因此,就建筑存在而言,必须抵制它之所为。为了存在,它必须抵制现有的存在,在不损坏自身前提下转置,也就是维护它自身的形而上学。这就是建筑悖论。

彼得·埃森曼 Peter Eisenman

任何组成元素、形式、方法和几何学都可以扩展现代建筑的开放词汇表。它们优先于场所,甚至优先于文化,依旧保持着开放。它们没有具体的传播空间,但是却是具体的建筑形式的先驱。

斯蒂文·霍尔 Steven Holl

两个技巧与一件有意识完成的艺术品直接有关:材料的形成(语言做为一种“材料的形成”,指语言成分的抽取与结构分析)和物质的变形(即现实,指我们意识中用的理解外在世界的习常法则。它们总是固化为物质性的,甚至使我们误以为是自然的)。其它一切——情绪内容、意识形态、性格的心理结构——通常都被看作是应用程序的“事后给予动机”。只有在这层意义上,我们才能谈到一种相应的关于建筑学的形式主义思考,在这种思考中,技巧绝不是一种表现手段,而是关于建筑学基本定义的关键词,建筑被设想为一种语言的类似物,与技巧相关的材料的形成自然不是指物理性质的材料,什么是建筑的语言成分与结构法则还是一个有等形成的东西。事实上,形式主义当初所关注的问题,对今天的中国建筑学界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罕见语言学性质的设计技巧分析,见得更多的是建筑师基于“事后给予动机”对作品的解释,无论是真正的观念发生过程还是设计技巧操作都很少触及,说国内建筑学在理论与设计两方面都停滞在一种十九世纪末的状态上并不过分。

王澍 Wangshu

中国文人虽对建筑大木作的结构部分相当漠视,却格外迷恋建筑可变动的小木作部分。当年,梁思成曾反省将传统大木作当作核心研究的西方模式,并思考应该将传统建筑的定义拓展至相关建筑环境乃至生活陈设的部分。

董豫赣 DongYugan

即使是将建筑分解,也有很多种分解的方式。例如结构设计师与规划师在进行分解的时候,会出现完全不同的“部分”与“整体”。可以说,分解是因人而异的。

西泽立卫 Nishizawa Ryue

每个人都知道屋顶或阳台是什么,这让我可以很容易地与非建筑师讨论项目,但它们同时也可以超越了日常交流的范畴……建筑要素的可能性和组合方式都是无限的。在每一栋建筑里,你都可以重新定义它们。它既涉及形式和环境,也涉及空间和尺度,以及它们与身体的关系,还涉及特定的位置、特定的地形、气候、时间等。

长谷川豪 Go Hasegawa

一个“建筑”的整体性本身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里所说的“建筑”不是作为物理呈现的建筑,而是建筑这个概念、思想或者理论。更确切地说,并不是说建筑中的概念、思想、理论等本身不存在,而是对由这些东西组成的“建筑”这一体现整体性大框架值得怀疑。“建筑”的整体性也许并不一定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建筑”价值观不存在。它不是将整个建筑作为一个框架,而是作为一个与所有其他元素平等的框架。

石上纯也 Junya Ishigami

ISO 12006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construction works

  • Part 2: Framework for classification
    • Construction Resources
    • Construction Processes
    • Construction Result
    • Construction Properties
  • Part 3: Framework for object-oriented information

GB/T 51269-2017

建设成果

建设进程

建设资源

建设属性

OmniClass

Uniformat(CSI-2010)

工程量清单 Bills of Quantities(GB 50500-2013 )

MasterFormat(CSI-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