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1968
刘敦桢,湖南新宁人,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建筑史学家,中国建筑教育及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人物生平
- 早年经历:刘敦桢出生于湖南新宁的一个清代官宦家庭,4岁起接受诗书启蒙教育,对中国文史产生了浓厚兴趣。1913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1916年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科,次年转入建筑科,1921年获学士学位。
- 回国后工作:1922年回国后,任上海绢丝纺织公司建筑师,并与柳士英等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由中国人经营的华海建筑师事务所。1923年,与柳士英等创设了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并任讲师,培养了首批建筑工程方面的人才。
- 学术生涯:1930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1933年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兼文献主任。抗日战争期间,他和学社部分成员转移到云南昆明和四川南溪县李庄,继续开展对西南地区古建筑的调查与研究。1943年,任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1945年兼工学院院长。
- 晚年工作:1949年中央大学改名南京大学,刘敦桢任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任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
学术成就
- 古建筑研究:刘敦桢长期从事建筑历史研究工作,是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对华北和西南地区的古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测绘,为这一学科奠定了主要基础。他的研究成果包括《佛教对于中国建筑之影响》《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大壮室笔记》《明长陵》《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等。
- 传统民居与园林研究:刘敦桢在传统民居和园林的系统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专著《苏州古典园林》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具有深远影响。
- 教学贡献:刘敦桢是中国建筑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他参与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建筑系,培养了大量建筑人才。他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讲授过《建筑结构》《构造》《施工》《预算》《中国建筑史》等课程。
人物评价
刘敦桢是中国建筑学界的重要人物,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对中国建筑教育和古建筑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为培养新一代建筑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 刘敦桢. (1979). 苏州古典园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