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学校 Apollo School

1980-1983 和而不同 两所学校又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基地条件的不同以及随之产生的教室开窗朝向的不同,而且还因为两个学校所在社区的基本方针的不同,这两所学校建筑之间也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 每一座建筑成果表现为同一根源产生不同的变体。结构原则大约可以分为20点,根据它们被表达的方式可以归纳为:内-外;框架系统或普遍地采用砖、窗台、钢构件;正常的或加大的尺寸;十字交叉梁或ㄒ字交叉梁等。 所有的因素都由某种同一体系的方式相联系,而这是出自在设计每一点与其他点的相互关系的阶段时的考虑,以致每一步骤都与前一步骤相关联。 赫曼·赫茨伯格 Herman Hertzberger...

圆厅别墅 Villa Rotonda

环境与建筑 特别独特的是,它以完全对称的布局设置四个完全相同的敞廊的方式。的确,这里不存在正面、背面或侧面,建筑的所有立面都完全相同,至少当你从外面看它的时候是这样。 进人室内,情况就不太相同了。你可以想像依一天中时间的不同或季节的不同选择在哪一个敞廊小坐,而这是十分令人重视的,虽然四个面完全相同,但每一个面提供全然不同的体验。不仅仅阳光对于每一面有不同的作用,景观也全然不同,一面是通往这座墅的林阴道,一面是花园,一面是属于别墅的农田,最后一面是远山的景色。 因而,正是靠所处的城市环境,这座别墅表现出它最具特色的个性。从外部你可以考察它的整体,但也正是在室内,丰富多变的空间感受得到充分的体验。所以,单单从外面看这幢建筑还不够,只有当你也能够从内部向外看它的环境,对它的真正特质才能得到充分理解。 赫曼·赫茨伯格 Herman Hertzberger 上学时学习帕拉弟奥的圆厅别墅平面(画),觉得对称没什么意思,哪知道我去现场看,特别震撼。看平面不知道这个房子在山头上,它是“全景”的,四面景观是不一样的,所以转一圈好像看电影一样。建筑空间形式四面是一样的,但转一圈每个方向上看出去都不一样。 张永和...

赫曼·赫茨伯格 Herman Hertzberger

1958年,毕业于代尔夫特科技大学。 20世纪60年代他曾与荷兰结构主义建筑大师 阿尔多·范·艾克 Aldo Van Eyck(1918-1999) 等人共同编辑《论坛》(Forum)杂志。 1970-1999年,在代尔夫特科技大学执教29年。...

门与窗 Windows & Doors

在古罗马时期,庞贝的房屋让我们看到,当时根本没有或几乎没有窗户;只有开向花园或内院的大窗洞。大窗洞用来让光线进入,而房门则用来让人进出。窗户到底是干什么用的,难道不是给墙体照明的吗?并且这并不是一件一目了然的事,而是深藏于建筑学当中的一个事实。如果说窗户可以照亮它对面的墙体,那么它给侧墙带来的光线就要少得多,而被它穿越的那面墙壁则一点也照不到:两个黑暗区域淹没了整整半间房。反之,如果我留白于此,整个空间都可为我所用,我感受到的便是最原始、最符合人类生理特性也是最根本的建筑效果,我感受到的就是光线:谁沐浴在光线中都会感觉良好。就这样,我认识到,一扇以宽度见长的窗户与一扇面积相等但却以高度见长的大窗户相比,有着更多的优越性,因为它可以照亮侧面的墙壁。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两坡屋架的形成,使排烟口有条件设于山面上,此时,它成为“窗”的原始形态,即古文所谓“牖”。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门与窗的区别 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所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

海杜克墙宅 Wall House

约翰·海杜克 John Hejduk 1964-1970 “墙宅”是海杜克最为著名的住宅研究阶段。2001′年9月,在海杜克去世之后,在荷兰格龙林根建起的“墙宅2号”吸引了不少评论家的目光,并且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研究风潮。海杜克将对墙的穿越这个平凡的行为抽离出来,置于住宅这一最低、最基本的(建筑)物质形态中,使它处于一系列对立状态之中:公共和私人,服务和被服务,过去和将来,固体和流体,功能和形态,从而引起某种改变(萨默尔将这对墙的穿越比拟为卡夫卡的从“地洞”当中穿过入口的运动)。墙宅要考察的就是在这种改变中,“什么东西是最短暂的。 墙宅”(1号和2号),以及它们的几个变体(NESW宅住宅18、18A、20等),尽管仍受后立体主义绘画的影响,但是海杜克已经开始在主体、语境和时间之间的诸多关系中尝试引发种种不同的效应。通过将建筑的符号压缩成它们最普遍、最风格化的元素,例如,对功能、几何体和色彩的不同叠加,海杜克创造出许多神秘的关联。当然,这里,精确的操作程序问题和时间问题仍是海杜克关心的焦点。 胡恒 28年后...

约翰·海杜克 John Hejduk

1929-2000 关于建筑可能存在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建筑可以被解释为一种虚构。它在构筑的过程中逐渐消失。当它揭去覆盖物时,它就变得清晰;当它遭到侵蚀时,它就开始显现;当它引起注意时,它就欢喜雀跃;当它被关上、被穿过时,它就发出声音。方法是严格的;建筑从与之平行的绘画、文学和医学等学科中被过滤出来。这是一种有省略的方法,它同时又在不断地增长。它最终是生物的/两性的,它一直处于对女性的探寻中。它是坚持不懈的。 约翰·海杜克 John Hejduk 某些评论家曾因此将海杜克与勒杜、布雷等人一并归于空想性的建筑师之列。但与勒杜等人作品中灼热的无节制的享乐主义不同,海杜克的形式理论具有一种极端的自控品质——精确、微妙,而且节制,它是持续的禁欲主义式献身的结果(这与空想、幻想什么的没有关系)。海杜克将自身奉献给那些历史久远的抽象的形式理论,他的冷漠超然的住宅方案因此具有了一种生命的抒情性,这一“生命的抒情性便是海杜克称为建筑诗学的基本含义。并且,海杜克认为,建筑诗学必须由建筑师来赋予。 胡恒

再读《建筑初步》

回想本科五年,《建筑初步》作为第一本教材,一直到毕业没有认真翻阅过,应该不止我一个人是这样的情况。所以到底是建筑系学生喜欢把教材排除在书单之外?还是建筑学教材编得不够好? Preliminary or Fundamentals 一直以为《建筑初步》是充当“建筑学基础”的角色,直到最近发现封面上的翻译用的是“Preliminary”,而不是“Fundamentals”,才发现这本书的定位为“建筑学预科”,这似乎很符合中国高考所带来的教育体系的断层,刚结束高考的建筑系新生确实需要一个预科来过渡。 如果《建筑初步》是作为一本 “预科(Preliminary)” 类型的教材,那么官方教材书目中“基础(Fundamentals)”...

阿尔多·罗西 Aldo Rossi

将语言学模型转移到城市尺度的一个最著名的例子,是阿尔多·罗西( Aldo Rossi )的《城市建筑学》( The Architecture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