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哈纳大学 University of Ruhuna

季风雨 清晨的科伦坡,刚下过雨。浪花一个接一个拍打着海岸,就在不远处,火车到站了,雨后的早晨,安静又繁忙。从科伦坡去马塔拉,沿着海岸线,150公里。A级公路离海很近,但感觉不到海。上高速,又下起了雨,一阵一阵的,时晴时雨,分不清是云朵跑太快,还是我们跑太快。打开车窗,风是湿热的,黏糊糊的感觉。季风雨、低压的云、咸湿的海风,它们说,海就在那边。 迷宫 从总图上看,卢哈纳大学并不复杂,建筑方方正正,简单排列,朝向也没有过多的扭转。建筑与地形、视野之间的关系,通过精心的处理,每一个场景都是独特的,丰富得像一个迷宫。 这种丰富不是建筑类型学上的繁杂,也不是刻意凹造型的粗暴差异,而是简单中蕴含着微小的差异。就如同中国古代大木作,似乎只有简单的梁柱,但却因其部位不同,使用场景不同,而各有独特的名称。感觉粗糙,思维单一的建筑师常常把这种真正的差异当做相同。 墙脚与山脚 情侣喜欢坐在顶层的走廊,那里人少,视线更好,而且只要绕到走廊的另一侧就变成了一层,他们倚靠在建筑的墙脚,建筑倚靠在面向大海的山脚。 洞穴楼梯...

摩梭民居 Dwellings of Mosuo

摩梭住居的正房要有一面山墙正对聚落的神山,火塘是要设在靠神山一侧的,火塘后的锅庄石、冉巴拉都设在靠神山一侧的墙根,这样,每天祭锅庄、祭祖先、敬冉巴拉时都是面朝神山的。经堂要背靠神山而建,佛龛同样是设在靠神山一侧的墙上。 我家的祖先是我们村里最大的神。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那里有一只狮子,狮子身上骑着一个神。西方的神叫‘多巴喀巴若’,骑着一匹牦牛。南方有一位骑虎的神,北方有一位骑绿色孔雀的神。 新房建成时举行的升火仪式上念诵的经文其中一段 女性意味着定居。男性是摩梭社会里的游离分子,在住居里没有固定的位置,白天在母亲的住居里生活,获取亲情和物质需要的满足,夜晚在阿肖的花房里,享受情感的愉悦。男子只有出家做了喇嘛,才在住居中有固定的居住空间——经堂。显然,摩梭住居是以女性为中心,相比之下,男性和住居的关系要松散得多。 正房相对比较低矮,但却是摩梭住居的心脏。正房也叫祖母房,摩梭人的一生始于正房、终于正房。一般情况下,摩梭人都出生在正房。小孩出生以后,就住在火塘边。等到年满十三岁成年仪式之后,男性离开正房,成为游离分子,夜晚大部分都在“阿肖”的花房里度过。女性暂时离开正房,在花楼上拥有一间花房,在自己的花房里接待“阿肖”,直到怀了孕,到临产前两到三个月的时候,又搬回正房里居住,由妈妈照顾。分娩也是在正房里进行,分娩后在正房里休养,两到三个月之后,再次离开正房,重新回到花房接待“阿肖”。女性不再结交“阿肖”了的时候,再次搬回正房的主室里居住,直到过世。过世之后在正房的主室里洗尸、捆尸,过世之后到火葬之前这一段时间,尸体暂时储存在正房的后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