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 Foundations

基础埋深 基础类别 基础埋深/建筑物高度 其他要求 非桩基 ≥1/15 基础埋深≥0.5m; 季节性冻土地区基础埋置深度宜大于场地冻结深度;...

王大闳 Wang Dahong

1917-2018 密斯的空间和我所向往的中国式纯朴古风,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因此引起我强烈的共鸣。 王大闳 Wang Dahong

无缝钢管 Seamless Steel Pipe

市场价格 4500~6000 元/吨 材料容重 78 kN/m³ 材料强度 Q235屈服强度235N/mm²抗拉标准值370N/mm²抗拉设计值215N/mm²...

久违的现代:冯纪忠/王大闳建筑文献集

 OCAT上海馆. (2017). 久违的现代/冯纪忠/王大闳建筑文献集. 前言 东亚·多样·跨界一历史、近代与当代空间演化中的东亚格局 格罗皮乌斯书赠王大闳诗稿 冯纪忠 方塔园...

论何陋轩的设计

冯纪忠 Feng Chi Chuny 2007年 一、与古为新 方塔园整个园子,就是要把“宋塔”烘托出来。其实,搞方塔园的时候我想过,主要的思想是什么呢?就是“与古为新”一今天的东西、今天的作为,跟“古”的东西摆一块,呈现出一种“新”来。“古”的跟我们“今”的一块呈现出新的味道,主要是这个意思。但是整个味道是什么呢?还是“宋”的味道。所以,整个讲起来,我觉得还是古典的。 我到了何陋轩,古典不要了,就是“今”了。这个“今”,不光是我讲出一个新的意境,这根本是我自己的,怎么个说法呢?...

何陋轩答客问

冯纪忠 Feng Chi Chuny 1988年 松江方塔园规划中为了从东南部取土,顺应土丘竹林分布原状,凿河北通方池,西接河叉,构成连贯水系,而东南形成了一个景区。拟建简单竹构的饮茶休息设施。 记得三年前曾有客与笔者来游。信步过土埂,登小岛,披着没膝荒草,打量着地势,客高兴地说:“是个好去处,略施些亭榭廊桥,真是别有洞天”。笔者想了一想,没有说什么。后来,总算经费有了着落,一个竹构草顶的敞厅,一波三折,差强人意,将要建成了,姑名之为“何陋轩”。 客拾好又来游。一同过小桥,绕土丘,进入竹厅。客愕然良久,搭讪道:“园里这一圈,可真有些累了。”笔者应道:“坐下喝杯茶再逛罢。久动思静,现在宜于静中寓动,我设计时正是这样想的,不然的话,大圈圈之中又来一番小圈圈,那不就乏味了。”...

方塔园东大门 Fangtayuan Entrance Pavilion

回想方塔园,我惊诧于我几乎能回忆起它的每一处细节和气息。门棚、塔前、破山道、何陋轩,诺大一个园子,轻、旷、沉、隐,仅着笔四处就控制出一种旷远高古格局。冯纪忠先生一直以提倡现代主义空间研究影响中国建筑界,但方塔园着力的不只空间。在空间之前,是旷远之意的自觉选择,而对旷远空间的着力,则颠覆了明清园林的繁复意涵。常被忽略的是,门棚、塔前、山道、何陋轩,涵盖了本土建筑的四种基本范型。园子的入口门棚是常被提及的,从照片上,我的兴趣在它用拇指粗罗纹钢筋焊接的支撑结构,柱子和梁连续变化,撑起一大片瓦顶,却如此轻盈。现场看,感觉比我想像得更轻。它比一般的园门要大得多,以至产生了一种门房、亭子、大棚的混合空间类型,笔墨节制,风骨清俊。塔前的简旷,山道用下沉的反纪念性演绎穿山而过的纪念性。 王澍 Wangshu

时空转换一中国古代诗歌和方塔园的设计

冯纪忠 Feng Chi chuny 关于我设计这一文物公园的手法只提一点,那就是对偶的运用。且不说全园空间序列的旷奥对偶,还在北进甬道两侧运用了曲直刚柔的对偶,文物基座用了繁简高下的对偶,广场塔院里面用了粉墙、石砌、土丘等多方对偶,草坪与驳岸用了人工与自然的对偶。与园已多年不见,这一次重会,园的蓊郁与我之龙钟又是多么有趣的对偶啊!对偶真是我国普遍突出的文化现象,春联、喜对、成语、诗文处处都是。而对偶其实可以分为两种性质,一是通常叫的对比,二者比照,以见高下,厚此薄彼,爱憎分明,甚至激化到像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另一是两两对照,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乾三连坤六段”由来可久远了。 诗里面对偶或称对仗,对仗的运用则又可分为不同的层面。举例来看:韩翊诗句“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门前”,似属画面色调的对举而己,这是第一层面。 王维诗句“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声喧与色静就不光是物境了,后面还有两句“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原来前两句是后两句心境的外化,主客交融,这是第二层面。 王维诗句“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写雨后初晴。雨时一片灰蒙蒙,乍晴,天光一亮,岸、林、山峦都仍然昏暗不变,而水映天光忽然亮了起来。初春苗稀,田里又微微亮些了。而画面上最高处,亦即最远处斜刺里受光的碧峰好像从山后岸然显现了出来,诗人这时犹如好友重逢的喜悦,这是仔细品味“明”、“出”两字可以感觉到的,而诗人自己并没有像前例那样明说,这是第三层面。...

组景刍议 Over Landscaping

冯纪忠 Feng Chi Chuny 1979年 主体与对象 风景点是自然风景区的精华、核心或古迹所在,是其中特别值得停顿、逗留、浏览、凭吊的地方,所以开辟风景首先要对风景区进行搜索,选择观赏景色的视点,或者更确切一点说,选择观赏景色的诸视点。例如对象是一山,从一个视点看,看到的是它的一个面,从多个视点看到的画面集合是它的体量、体态,那么对它才有了侧看成峰,横看成岭的印象。不管一点或多点,这都是我在景外。如果从一个视点扫视周围,那么看到的连续画面构成视点所在空间的视觉界面,这里称之为界面的,当然包括天、地二面在内。这是我在景中。景外是旁观,景中是身受。严格说来,景外视点仍在更大一层山景中,但从风景美的角度来说,只有对象所处的一面含有积极意义而已。 突变的动观效果...

何陋轩 Helou Pavilion

冯纪忠 Feng Chi Chuny 1986年 当时的方针政策也有问题,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美观怎么会有不可能的条件呢?就是草棚子也可以美观,这就是我做何陋轩的主张。 冯纪忠先生访谈,2006年 何陋轩的灵感,我当然有啊。...

永州龙兴寺东丘记

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其地之凌阻峭,出幽郁,寥廓悠长,则于旷宜;抵丘垤,伏灌莽,迫遽回合,则于奥宜。因其旷,虽增以崇台延阁,回环日星,临瞰风雨,不可病其敞也;因其奥,虽增以茂树丛石,穹若洞谷,蓊若林麓,不可病其邃也。 今所谓东丘者,奥之宜者也。其始龛之外弃地,予得而合焉,以属于堂之北陲。凡坳洼坻岸之状,无废其故。屏以密竹,联以曲梁。桂桧松杉楩楠之植,几三百本,嘉卉美石,又经纬之。俯入绿缛,幽荫荟蔚。步武错迕,不知所出。温风不烁,清气自至。水亭狭室,曲有奥趣。然而至焉者,往往以邃为病。 噫!龙兴,永之佳寺也。登高殿可以望南极,辟大门可以瞰湘流,若是其旷也。而于是小丘,又将披而攘之。则吾所谓游有二者,无乃阙焉而丧其地之宜乎?丘之幽幽,可以处休。丘之窅窅,可以观妙。溽暑遁去,兹丘之下。大和不迁,兹丘之巅。奥乎兹丘,孰从我游?余无召公之德,惧剪伐之及也,故书以祈后之君子。 游玩中让人舒心的地方,大概有两种境界:开阔的地方和深幽的地方,仅此而已。那个地方需要登临高山险峰,可以远离浓荫幽暗,视野开阔辽远,那么就便于获得开阔的感受;如果都是山丘相连,上面又有灌木野草,小路迂回曲折,那么就便于获得深幽的感受。因为开阔,即使再增设一些高台宽阁,上可以环视星辰,下可以俯看风雨,也不会以开阔作为缺陷的;因为深幽,即使再布置一些树林和石头,深远像洞穴幽谷,葱茏像山脚的树林,也不会以深幽作为缺陷的。 我现在要说的东丘,是适合营造深幽的地方。起初这是一块龛屋之外的废地,我发现后就把龛屋与东丘合为一体,并与堂屋的北边连在了一起。凡东丘上的坳坑、水洼、小洲、石岸等等,一律保持原状,四周种上竹子围了起来,中间河道上架了桥梁。此外,还种了桂、桧、松、杉、根、楠等树,有将近三百棵,在这些树木的中间,我又把好看的花卉和精美的石头,纵横交错地布置其中。弯腰进入花树丛中,浓荫幽幽,草木繁密。脚印错杂,找不到出路。和风怡人,清气自来。水边的亭子和一些狭小的堂室,迂回曲折,给人一种深幽的感受。可是到此一游的人,往往把这里的深幽作为缺陷。 唉!龙兴寺,是永州最好的寺庙。登上大雄宝殿可以看到天地的最南端,打开大门可以俯视湘江,像这样的境界就属于空旷。而那些认为这小小的东丘过于深幽的人,又想对它进行开辟和改造,让它变得开阔。这样一来,我所说的游玩的两种境界,大概就会缺失并丧失它应有的特色了吧?幽深安静的东丘啊,人可以在这里的树下休息;深幽的东丘啊,人可以在这里观察万物的精妙。东丘的底部,酷暑消失隐去;东丘的顶部,元气会聚不散。深幽的东丘啊,有谁愿意跟我一起游览?我没有召公的仁德,很担心这里的花木被人砍伐,所以写下此文以祈求后来的君子保护它。

玖章造园 Nine Chapters on Gardening

董豫赣. (2016). 玖章造园 石山壹品 理水两相 林木叁姿 从这三类庭园植物变态不一的姿态里,或能析出三类庭园三种不同的美学气质:宜居、如画与抽象。 装折肆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