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波利斯拼贴宫 Persepolis Palace H 

台地的西南角,薛西斯宫的西边,可能曾经是阿尔塔薛西斯一世的宫殿所在地,但现存遗址为一个居住结构,由一位不知名的后阿契美尼德后裔使用的旧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拼凑而成,这些材料和装饰品来自台地上的旧结构。

塔尔欣石庙 Tarxien

马耳他,宗教围绕着古代的母神崇拜。然而,马耳他不应被视为更原始的地方,而应被视为一个女神崇拜不仅存在而且兴盛的地方。马耳他也不太可能完全孤立。事实上,大量的寺庙远远超出了当地居民的需要,这意味着该岛是一种宗教目的地。人们来到岛上寻找神谕,与祖先交流。仪式似乎包括睡觉和做梦。 寺庙的内部空间是由他们自己的石头定义的。外墙和内墙之间的空间被泥土和碎石填满,整个空间被堆砌起来,形成内部洞穴的假山。这些空间是如何盖屋顶的,目前仍存在争议。

半坡F1

是这聚落的晚期建筑,现存平面南北长约10800,东西残长10500。出入口在东部中间,宽约1000。室内外大致等高,周围墙壁部分保存完整,墙高距室内地面500,墙厚900~1300。墙内有若干不整齐的柱洞,转角处较密集,柱径70~250不等,一般约150-200,深300~700,这些都是加强矮墙承受屋盖荷载的支柱遗迹。遗址内西部有两只完整的大柱洞,外附残破的经过烧烤的“泥圈”。二柱洞从“泥圈”外皮计算,南北净距4500。南柱洞直径450,深700;北柱洞直径470,深500。另于南柱东部大约等距处,残存一个已遭破坏的大柱洞,从底部炭化痕迹看,直径400,复原应为对称布置的四个中心柱。柱洞外围有“泥圈”,实为柱身防火涂层的残迹。泥圈”南北较长,侧端呈残断面并有横向构件遗痕,从发掘记录看来,西向也有小洞及明显的断痕。此外,沿中柱轴线一带并发现若干属于此建筑的小柱洞以及两面光”的“烧土”残块。由此可知,这座建筑原系沿柱南北及东西皆有墙壁分隔。 前部厅堂、后部卧室的布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个“前堂后室”的实例。“大房子”的出现,使原始聚落的建筑群形成了一个核心,它反映着团结向心的氏族公社的原则。当原始公社解体,奴隶制确立之初,原始社会所留下的建筑遗产中,最高水平的“大房子必然被奴隶主所霸占,使之发生质的转变,从而出现历史上第一座统治阶级的宫殿。 《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半坡 F24 Banpo

大柱洞已略呈柱网,初具“间”的雏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例,它标志以间架为单位的“墙倒屋不塌”的中国古代木构架体系已经萌芽。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中间一列四柱洞大致在一直线上,约反映了脊檩已达两山,即四柱等高。据发掘记录,遗址中部偏南一带,有与南墙平行的草筋泥残断直达东墙(西端残缺)。残墙两面涂泥,共厚260,中间有南北向扁洞(约70×20),应是板椽遗迹,可证敷泥屋盖为南北两坡(室内地面未见沟漕和小柱洞的墙基,可知室内无隔墙)。 入口宽敞,但门内外均未发现缓冲处理或遮挡结构的痕迹,看来似乎门口已釆用不固定的掩闭设置,诸如苇编的帘、席或枝条编笆之类的挡板。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半坡 F22 Banpo

北美苏必利尔湖附近阿吉布洼(Ojibwa)部落的印第安人住房也有类似的形式(其内部无隔墙,也是火塘居中,一般常供两个或三个对偶家庭共同使用),对照来看,半坡的创作更为优胜。首先是入口的处理,遗址入口处也有木骨遗迹,推知门限高若槛墙,可略起掩蔽作用,也可减少地面尘土吹入室内。另一特点是,门内两侧设隔墙,墙后形成适于卧寝要求的隐奥空间。

建筑物 Objects

使死人复生是为了赞美新的战斗,而不是模仿旧的斗争。 Die Auferstehung der Toten soll neue Schlachten...

美感 Aesthetic

有两个现存的、并发的、同步的、紧密相连的、无法拆分的因素: a)一种生物的现象,影响我们的基本感觉。 b)一种美学的现象,影响我们的理智与情感。 这两种在感觉中同时出现的统一现象诱发出了建筑的情感——好的或是坏的。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精确性》第二版前言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踏遍世界各地,四处讲演。在这个过程中,我清楚地意识到气候、种族、文化是多么不同,当然还有各地的人们,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异性简直就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停下来想想这点吧:男人,和女人一样,都有一个脑袋、一双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和两只耳朵等等。他们成万上亿地散布在整个地球上。如果有两个男人或者两个女人长得完全一模一样,人们将大吃一惊,甚至要把他们放到马戏团里去展览! 我们的问题是这个: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为何?如何?会有别人来回答这些问题。我的任务,我的研究,是要试着把今日的人类从灾难中解救出来,要让他们生活在快乐中,每天都能感到愉悦,要让他们生活在和谐中。这主要就是要在人类和他们的环境之间创建或者是重建和谐。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体(人类)和自然(环境),自然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容器,包含了太阳、月亮、星辰、未知的宇宙、波、圆圆的地球和它在黄道上倾斜的公转轴创造出的春夏秋冬、身体的温度、血液的循环、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白昼、黑夜、地球自转一周的 24 小时和它那无法平抚却又多样有益的交替,等等。 一个机器的时代已经狡猾地、偷偷地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建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我们甚至都还没注意到它。它让我们一下子陷了进去,并把我们立于一种充满争议的境地之中。无论是个人的身体健康,还是经济的、社会的、宗教的转变中,都出现了混乱无序的信号。一个机器时代已经拉开了帷幕。一些人并没有注意到它,另一些人则臣服于它。 但是去年的落雪到哪儿去了?在今日的事业中,罗马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不同?建筑七灯(the seven orders...

建筑年表

1.建筑:建造庇护所。2.庇护所:围墙加屋顶。3.屋顶:跨越某一跨度,留出自由空间。4.庇护所采光:开出窗户。5.窗户:跨越某一跨度。 建筑由墙壁以及墙壁上的开口组成;包括被墙壁围在中间的支撑点(支柱、栋梁);包括连接支撑点的横梁或拱梁;包括覆盖庇护所的顶部屋面,这些顶部屋面系由围墙、拱梁或者横梁支撑,而拱梁和横梁又是由支撑点来支撑的。这些顶部屋面既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倾斜的,还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穹顶。 凭借因地制宜的材料,使用因时制宜的设备,仰仗符合文明时代的精神表现手法,建筑学创造了和谐统一的布局系统,形成了纯净准确的有机体,一个有机的实体,一个不折不扣、货真价实、精准确切的个体,具备了由恒定不变且美轮美奂的合理性所产生的顺理成章的表现姿态,以一种从物质到精神舍我其谁的昂扬傲视群伦。建筑学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的是人无我有的规范体系。 这些人无我有的规范体系就是永远留在历史上的各类建筑作品。 这些规范体系将它们的影响力从住宅一直扩展到了庙宇。 装饰则是游离于规范体系之外的事情。未曾装饰之前,建筑压倒一切。 每当一个时期未能成功产生某种规范体系之际,就是建筑的时代尚未成功问世之时。 这种规范体系以严谨手法解决的是一个静力学的问题:因为每个建筑都联系着一种“结构”(STRUCTURE)模式。这种规范体系创造的就是一种实现全景造型奇观的形态和谐美。静力问题的解决之道与全景造型的诞生取决于由这个建筑的整体性所营造的精神状态表现力,而精神状态不仅将这种整体性传导给了各种制成品,同时也传导给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这种整体性就是风格。...

“RONÉO”门

“RONÉO”公司在最后一刻才让我们获悉,它恢复了我们那种隐蔽门框金属门的制作。我们的同行马莱-斯蒂芬斯从这家公司订购了一个大数目。我们深感欣慰,因为这种对这个创新不可或缺的机制就此开启了:某一天,福至心灵,想法出现;工业家们犹豫不决,半推半就地试着做了一扇;技术部门却勃然大怒;眼看就要放弃,一切都将在或早或晚地付诸东流。可幸运的是,需求跟着就来了,而且来自外部。制作重新开始;技术部门终于理解;他们不再阻挠,而且全力相助,以他们的经验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帮助。于是终于建成了一种“模式”(MODELE),有一天,批量生产终于开始了。 RONÉO公司的金属门没有明显的门框;它表面平滑,可以与墙壁融为一体:这里不再有明显的人员出入口;“建筑意义上”的房门消失不见了。这又是一种新的解放。

PIMA 楼板

工程师苏梅尔(SUMMER)发明的 PIMA 楼板,在某些住宅房屋的常规建筑条件下做到了取消钢筋混凝土的模板支架。我们自己在佩萨克就曾用这种办法制作过数千平方米的钢筋混凝土。 描述 这种办法就是在建筑物脚下,在地面或者下面一层楼板上做好的工字小梁(POUTRELLES)模子中浇入钢筋混凝土,等到完全凝固后就可以安装了。 安装工作需要借助一种十分轻便的滚动三角起重架,就像安装铁制工字小梁一样。 工字小梁安好后,还要在它们中间(工字小梁内部)用炉渣和石膏浇筑一种空心混凝土预制块,这种预制块的模板是吊在工字小梁上面的。为了达到最佳隔声和隔热效果,还要在每根小梁间留出的空隙里铺垫一层石灰渣,薄厚程度根据工地条件和所需效果而定。 如果楼板上面还要铺一层木地板,那么在工字小梁上就要(在浇筑的同时)再垫一层橡木搁栅,并用救生艇钉钉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