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布西耶全集 第2卷序言 过去的一个世纪,其产品和发明的数量,是其他任何一个世纪都无法相比的。它完成了素材的积累,这些素材是原材料,服务于一场崭新而必胜的精神上的大规模运动、它只待正确的思想将其整理、改造和引导。但它并不懂得通过创造寻求潜在可能性的真正开发。这无能源自彻底的分裂。此外,在当代,这分裂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公众的、社会的、事务的等等)与人类最本原的欲望和需要之间。这最本原的欲望和需要,我们说那是——情感。 整整一个世纪,这冲突已为敏锐之士所揭小,但他们的声音被遏制了,以致呐喊终归无效:既不能影响舆论,也不能左右事件。 20 世纪的优越在于,这冲突将成为自觉。 30年了,不断更新的努力已初现端倪(在绘画、在诗歌、在建筑中……):努力强调情感的价值,努力挽回过去一个世纪的缺憾。我们迫近这个时刻了,“外部的”实在将通过情感被达到、被理解。据此,当今的建筑将被赋予通常所不被承认的重要性。 建筑师,就结构而言,不如工程师;就经济而言,不如金融家;就审美而言,不如画家。然而,正是他们,将深刻地影响我们明日的生活方式,他们懂得发掘和利用潜在的可能性,在工业进步与人类社会的、情感的需要与欲望之间建立联系的可能性。建筑已在绘画中找到了支持、这给了它摆脱陈旧表达方式的勇气和自由。它发掘出存在于建造的新方法与绘画及造型的新观念之间,存在于工业与作为一切行动之基础的社会冲动之间的联系。...
关于庇护城的研究和解答则与此截然不同。这栋建筑矗立在巴黎东郊,是这两位建筑师迄今为止实施的规模最大的项目。尽管预算非常紧张,本该采用原始的技术手段,但立面却采取了相当大胆的解决方案:一面8层通高的全玻璃墙面,不设可开启的窗,实现了全欧洲第一栋内部空气(经过调节的空气)人工循环的多层建筑。 那里亦然,最令人惊奇的是通过空间和体量之间的联系所获得的宏伟气度。缺乏这种联系,现代建筑将无以复存。应该意识到,前厅(一个取消两相邻侧面的立方体),竟是如此自然而然地连接到会客厅(半圆形),会客厅竟是如此自然而然地在大厅得到延伸,而大厅又是如此自然而然地将男人和女人引向不同的房间。这栋建筑是朴实而动人的宣言——最卑微者也有权享有高尚而人性化的生活。 希格弗莱德·吉迪恩 Sigfried Giedion
当代艺术博物馆 Musée d’art contemporain
亲爱的泽荷沃斯: 请容许我就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创立向您进言。在此,我向您提供的不是一个方案,绝对不是。我向您提供的是一种方法。在巴黎修建博物馆的方法,不是任意的,而是因循有机生命呈现出的在秩序中生长的自然法则:在和谐中可以添加元素,整体的构思先于局部的构思。这就是在我的脑海中萦绕数年的想法。寥寥几笔,一个构思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个博物馆的原则是一个概念。可以获得专利……当然,如果《艺术手册》愿意申请一个的话!开始建博物馆不用花什么钱;说真的,只需10万法郎就可以完成中央展览大厅的建造。 接下来的一个月,或是随后的2年、4年,可以随意加建 1个、2个或4个新的展厅。博物馆没有立面;参观者永远也看不到立面;他将只见其内部。因为参观者是通过一条地下隧道,从博物馆的中心进入。隧道入口的门开在一面墙上,倘若博物馆到了迅速成长的阶段,在这面墙上将展开新的第1000m的挂镜线。标准的柱,标准的顶板,固定的或可拆换的膜状隔板。最大限度的经济。博物馆可随意扩展:其平面呈螺旋形——真正和谐而规则的生长形。 捐赠画作者将提供承托他作品的墙(隔板);两根柱,加两根横梁,加五六根小梁,再加几平方米的隔板——这小小的馈赠,将使他的名字与这个收藏画作的展厅联系在一起。 博物馆位于巴黎的近郊或远郊。它矗立在一片土豆地或是甜菜地的中央。风光绮丽固然好,如果基地丑陋,又被小区的山墙或者工厂的烟囱煞了风景,倒也无妨——通过隔墙的建造,我们将与这些烟囱和解…… 我亲爱的泽荷沃斯,这就是我关于我们的博物馆的概念,在您之前我未曾将其提供给任何人。我把它提供给您。现在,它已公开。愿好运伴随您!...
普遍的经济问题:法国的建筑市场有一半是由大型建筑工地构成的。在此,通过机器,通过工地的组织,可以实现工业化和泰勒制化。 还有一半属于无数分散的小型业主。他们拥有土地,但实际的情况却使人无法建造有充分技术支持的、舒适而廉价的住宅。 此外,由于军火市场已不复存在,钢铁工业目前正忍受着严重的销路短缺。 “干住宅”的概念给出了问题的解答:以金属结构在工厂里制造“干住宅”,采用可组合、可并置、轻型且便于装车运输的构件。住宅及其全部构件,包括室内设施,装上车,在装配组的陪同下离开工厂。在工地现场,只需几天的功夫,装配人员就能把住宅竖起来。 然而,从佩萨克的经验总结出一条实用的外交小策略:事先考虑住宅的承重墙或分户墙的建造,由当地的施工队用烧结砖、普通砖、砾石等当地材料砌筑完成。就这样,地方包工头的阴谋将受挫,而有效的联盟将得到巩固。卢舍尔住宅的骨架容许多重组合。如此一来,倘若45m2的小小住宅能够满足小规模的任务书,那么2个骨架构成90m2,3个骨架构成135m2,4个骨架构成180m2,它们将满足大规模乃至更大规模的任务书。 1914年构想的“多米诺”住宅于1929年在这里得到实现。 以砖石砌筑的分户墙。在墙的两側,几米远处,立着两根型钢做的底层架空柱,支撑着楼板和屋面。由此,在这个有益健康的住宅下方,将出现一个绝妙的有顶的开敞空间,用于工作和休息,可在此设置一个工作室,一间洗衣房,或是一个小小的农产品仓库。 起居室,住宅及其全部构件,包括室内设施,装上车,在装配组的陪同下离开工厂。
参观者将从顶部进入博物馆,3条甬道平行展开,彼此相邻,之间不设隔墙
年这项研究是斯图加特两栋住宅的延续。宽敞的起居室通过可移动的隔墙的消隐而获得。住宅被布置成卧铺车厢的样子,隔墙只在夜里使用。白天,房间从一端到另一端完全开放,贯通成一个宽敞的起居室;夜里,戴在抬起的过道下的所有卧具各就其位。
1922年,我们曾从理论上设想,机场应当设在城市的正中心,这一实现方式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可能的。1929年,法国航空业的代表在一次专家委员会上宣称:“机场可以设在城市中心,因为,两年之后,飞机的垂直降落将没有任何危险。” 1929年,问题仍然处于一种非常不确定的、悬而未决的状态,而汽车交通正显示出它的后果——整个城市变得难以通行。需要一个果敢的人,临危受命,给出城市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一个实权在握的人,一个考伯特川,我们需要一个考伯特! 他的当务之急(很简单),是统计巴黎中心的交易。这个现代城市规划的学说宣称:城市化,即增值。城市化不是花钱,而是挣钱,是赚钱。大城市的中心意味着惊人的地价,甚至可能呈10倍增长,因为现代技术允许盖60层而不是6层的房子。大城市中心是一座钻石宝矿。国家应当立即着手开发,但前提是有一部恰当的法律,有一个纲领,以及一个健康地鼓励这个纲领的学说。巴黎中心,目前正面临着死亡和被遗弃的威胁,可它事实上却是钻石宝地。巴黎中心将在自身之上重建,这是生物学现象,同时也是地理学现象。在巴黎西部开辟一条 23km长的大道,这是一项精明之举,这个想法的渊源可以上溯到亨利四世,它将使穷奢极侈的建筑得以建造。但,这受到杰出市政官员大力推崇的名为圣日尔曼的凯旋大道(浮夸的学院式称号)却丝毫不顾及巴黎的现实状况。将巴黎的城市规划纲领局限在这条凯旋大道上,并让巴黎中心放任自流,这是临阵脱逃! 街道 请容许我对当代“街道”进行一番速写。读者们,请试着跟随我在这座新城中漫步,使自己进入积极的良好状态,不要拘谨。好了:你站在树下,草坪使你被一片无垠的青翠所环绕。空气清新,几乎听不到一点声音,也看不到一栋住宅!究竟怎么回事?透过树木的枝叶,透过它们构成的如此迷人的阿拉伯式图案,在天空中,你们一眼瞧见了水晶般的体块,巨人似的,彼此相距甚远,比你所见过的任何建筑都高大。水晶,在空中闪耀,在冬日灰白的天幕下若隐若现,好似飘在空中而非压在地上,到了夜晚它们就会闪闪发光,这是电的魔力。在每个透明的棱柱下方都设有一个地铁站,这指明了它们的间距。它们是办公大厦。城市的密度比今日高出3~4倍,经过的距离于是缩短到1/3~1/4,疲劳也减轻到1/3-1/4,建筑仅仅覆盖城市街区表面的5%~10%;好了,这就是你们远离高速路,身处大花园的原因。 一个理想的办公室由一面玻璃和三面墙构成。1000个办公室亦然:1万个办公室亦然。于是,建筑的立面,从头到脚,全是玻璃。在这些巨大的建筑物上见不到一块石头,只有品莹的玻璃……和谐的比例。建筑师不再用石头来盖房子了。 路易十四时期,已经实行了有效的规范,建筑的高度被限定在石结构抗力极限的范围内。...
我们需要新的想法,可变的,独具匠心的。下面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因为它从社会的视角给我们带了许多值得称赞的可能性:我画一个400平方米的正方形,就像规划师在一座新的花园城市中通常会划拨给每一栋房子的地块一样。这些地块通常会沿着笔直的或者弯曲的道路布置,小房子就是大量红色的点。由于其混乱无序,我把它称作是霰弹式发展(shrapnel development)。不过稍后绿化挽救了一切,我们又重拾信心了。政府委员会满意地说:“我们完成了一项充满爱心的工作。”至少他们是这样认为的。 严重的错误,纯粹的幻想:工人和他的妻子被迫受苦。他们的花园?那意味着额外的工作,对他们的身体来说是相当沉重的负担。这种造园的举措是相当蹩脚的。花园反而导致身体虚脱。“好好照料你的花园!”有许多的相关书籍和顺带的生意。众多色彩艳丽的海报和传单,漂亮的书籍和精妙的讲座,都是在努力维持这场虚幻和风湿病。住宅应该依托于公共服务,同时体育应该成为日常的活动。这里有一套方案,能实现位于架空街道上的住宅和它们呼吸空气的花园:我假设住宅部分是50平方米(两层=100平方米),空中花园也是50平方米。我把住宅和它们的花园一个一个叠起来,叠到30 米高。在剩下的 300平方米里面,让我们划出 150平方米给体育运动。把这些原本属于各家各户的150平方米组合在一起对体育运动来说大有好处(图96a),这让我们能够在建筑的底部布置一系列不受干扰、连续的运动场地。一名工人回到家中,他换上自己的运动服,在家门前找到自己的团队和教练,他的妻子和孩子也一样。在这些花园住宅单元之间的大道上逐一安排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和孩子们玩耍的活动场地。 同样地,另外剩下的 150...
大学城学生公寓 Cité universitaire pour étudiants
所有学生都拥有同样的单元,若穷学生和富学生的单元还存在差别,那真是残酷。问题:国际大学城,每个单元设有候见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阁楼卧室及屋顶花园。单元之间以墙隔离。所有学生在毗邻的运动场或公共服务建筑的共享大厅中进行交流。排列,类型化,确定单元及其组成要素。经济,效率,建筑!永远要先明确问题。
基本原则 如此高的密度,既缩短了距离,又保证了交通的快捷。 中央交通港 中心是交通港,设有出租飞机起落平台。南北、东西各有一条主干道,用于高速交通(40m 宽的高架高速路) 中央交通港:酒吧,餐馆,精品店,各种公共场所;连续起台的宏大的文化广场,四周环绕着广袤的花园,这紧张有序的景象令人愉悦。 商业城 摩天楼供商务使用。摩天楼:3000...
临时工人居住区 Lotissement destiné à la main-d’oeuvre auxiliaire
该居住区的使用者是来自Murcie、Aragon等省份的农民工。这个群体不适合居住在规章严明的出租公寓里。于是,以下几点构成基本的原则: 1.与巴塞罗那的扩建规划(由柯布和皮埃尔协同巴塞罗那的Gatepac小组共同拟定)相衔接。这个规划的基本路网为400m × 400m。于是,该地块也按照 400的因数划分。 2.要达到极高的密度,与将要在“光辉城市”中建设的居住区的最终目标相同(1000人/hm2) 3.我们采取一种全新的地块划分原则。基于:一窗一树——即,每栋住宅的每扇窗都将面对着一棵我们栽下的树。这样一来,居住区就不会枯燥乏味。 4.户型的设计基于对乡村生活基本要素的深入思考与重新组织,即:底层架空,一处有顶的开敞空间;二层,结合在一起的厨房和起居室;三层,卧室。借助空气的流通,自然通风,就像安达卢西亚川地区的建筑所实现的那样好。...
苏黎世工人公寓 Immeuble ouvriers à Zurich
一个工人住宅的示范,基于标准化的建造构件体系,开发利用最小空间的极限可能。这个居住区作为一个值得推广的范例,既可用于整治正在衰退的城市,也可用于开发自然中一片美好的基地。 投机的行为是众所周知的:古老的公园,山区,湖畔、河岸……人们把土地“割成”一块一块的;广告中提到一处魅力十足的自然。买主趋之若鹜。人们开路,人们建造。当一切都完成的时候,一切都被毁掉了——自然?什么也没有留下来! 在这个居住区里生活着350户人家,每户都被完美地隔离(隔声);同时,又处在邻里的庇护中4.50m 的层高,局部划分为两个2.20m。各个公寓之间采用“内部街道”相连通。公寓配备了“公共服务”:托儿所,洗衣店,门房设在带电话的楼梯间旁。屋顶上设日光浴场、沙滩和游泳池。 4人户型(A) 6人户型(B) 8人户型(C)
10万人国家欢庆中心 Centre national de réjouissances
外部,一种自然的现象;内部,一个贝壳般的纯粹。 问题呈现出许多方面: a)创建一个于各点都有利的配备最多样设施的环形大看台; b)内部交通引导10万名观众的活动; c)组织完美、互不干扰的外部交通(地铁、游览客车和公共汽车、小汽车和行人); d)交通衔接,位于检票处和环形大看台之间,绝对有效,高度灵活; e)体育场屋面的提案(一个柔性的解决方案); f)基于土方平衡的构思(开挖的土方回填到地面层以上),钢筋混凝土的杰作;...
当大教堂是白色的时候 Quand les Cathédrales étaient blanches
如果人们继续建造一梯2户(或者4户)、以中心楼梯为基础的公寓,那么每栋建筑中能够安排的居民数就太少了,单元门就太多了。而汽车要一直开到住宅门前,于是,在住宅脚下,车行道没完没了地开辟下去,一个单元门接着一个单元门。住宅直接面向夹在两条人行道之间的车行道。行人与车辆被投入到同一场冒险:行人和车辆处于同一个河槽:一个时速4km,一个时速 100km,混乱。今日之极度的疯狂。应当把行人的命运同车辆的命运分离开,这便是问题所在。 如果 3000名居住者从一个单元门出入,那么下一个门将离得很远。依此类推,问题的解答出现了!一个汽车港在住宅门前展开,服务于汽车的靠岸、停泊和起航。汽车港通过一个分枝与最近的高速路相连,它与高速路都被架在地面以上5m高处。建筑也被底层架空柱举离地面5m。从今往后,地面上再也没有任何充塞之物;土地,全归行人支配:行人拥有100%的土地,汽车在空中;人车分行。地面上,行人以每小时4km的速度,宁静地漫步;空中,自由地,汽车以每小时 100~150km 全速行驶…… 有一条原则需要反复强调:达到城市聚居之高密度的必要性。 端详纽约的地图,或从飞机上俯瞰,人们会想:“这一定是世界上组织得最好的城市。”然而,生活在这城市里却看不到这海,这宽广的江河;它们的美,它们的浩淼,它们的运动,它们在阳光下迷人的波光,这一切都无人能享!纽约,巨大的海港城市,而它的居民却像莫斯科的一样“内陆化”!这片令人羡慕的沿岸基地注定要,按理说是注定要容纳窗户统统朝向开阔空间的大型公寓;但事实上,这片土地令人懊恼,这里是“贫民窟”!通过导向良好的市政举措,这些区域将很快升值,从中获得的利润将用于整治这正处于残暴的无政府状态中的城市。不得不令外来者惊讶的是,当人们提到曼哈顿,插满摩天楼的曼哈顿,其整个区域的平均高度却只有4层半。您听到了吗?4层半!但这骇人的统计数字同时也揭示了希望,这表明给城市带来秩序的革命性方案的实现是完全可能的。...
“住宅群No.6”的研究是一个雄辩的示范,它表明上述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它表明在今日,1938年,一个理性的解决方案的实现,将要求新的土地法规,新的市政章程,以及新的承建方案(技术和金融的)的拟订与实施。在对各个城市的城市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一个事实越来越肯定:正是4种道路(陆、铁、水、空)沿线的城市及乡村的国有设施代表着摆在机器文明面前的真正的问题,代表着真正的、基本的工业生产的纲要。艰巨的任务,庞大的市场,密集的谋求丰裕和富足的活动,将沿着一条积极的、建设性的、生产快乐和利益的路线展开。 南北向公寓 东西向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