Üç Şerefeli Mosque 是一座位于土耳其埃迪尔内(Edirne)的15世纪奥斯曼帝国清真寺,由苏丹穆拉德二世(Murad II)委托建造,始建于1437年,完成于1447年。这座清真寺是奥斯曼建筑风格从早期向成熟阶段过渡的代表作,融合了塞尔柱(Seljuk)和拜占庭建筑风格。 1732年,清真寺遭受火灾破坏,1748年又经历了地震,1764年在苏丹马哈茂德三世(Sultan Mahmud III)的命令下进行了修复。...
历史背景 塞利米耶清真寺(Selimiye Mosque)位于土耳其埃迪尔内(Edirne)市中心,是奥斯曼帝国时期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由奥斯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二世(Selim II)委托,著名建筑师米马尔·希南(Mimar Sinan)设计建造,始建于1568年,完成于1575年。希南将这座清真寺视为他最杰出的作品,它也被认为是伊斯兰建筑的最高成就之一。 建筑特点 文化与宗教意义 旅游信息...
亚武兹苏丹塞利姆清真寺 Yavuz Sultan Selim Mosque
历史背景 Yavuz Sultan Selim Mosque 是伊斯坦布尔现存第二古老的奥斯曼帝国皇家清真寺,位于法提赫区的Çukurbostan街区,俯瞰金角湾。清真寺由苏丹苏莱曼一世(Süleyman the Magnificent)委托建造,以纪念他的父亲塞利姆一世(Selim...
米赫里马赫苏丹清真寺 Mihrimah Sultan Mosque
历史背景 米赫里马赫苏丹清真寺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重要建筑,由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一世(Süleyman the Magnificent)的女儿米赫里马赫苏丹(Mihrimah Sultan)委托建造,著名建筑师米马尔·希南(Mimar Sinan)设计。清真寺共有两座,分别位于伊斯坦布尔的Üsküdar区和Edirnekapı区。 建筑特点 两座清真寺都体现了奥斯曼建筑的典型风格,但各有独特之处:...
历史背景 马赫穆特帕夏清真寺(Mahmut Paşa Camii)是一座位于伊斯坦布尔法提赫区的15世纪奥斯曼清真寺,靠近著名的大巴扎。它由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Grand Vizier)马赫穆特帕夏(Mahmut Pasha)委托建造,于1462年完工。这座清真寺是伊斯坦布尔在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Mehmet II)之后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清真寺。 建筑特点...
努鲁奥斯曼尼耶清真寺 Nuruosmaniye Mosque
历史背景 努鲁奥斯曼尼耶清真寺(Nuruosmaniye Mosque)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一座著名清真寺,位于伊斯坦布尔法提赫区的Çemberlitaş街区,靠近大巴扎(Grand Bazaar)。它由苏丹马哈茂德一世(Sultan Mahmud I)于1748年委托建造,并于1755年由其兄弟奥斯曼三世(Sultan Osman III)完成。清真寺的名字“Nuruosmaniye”意为“奥斯曼的光”,既纪念奥斯曼三世,也象征清真寺内部众多窗户带来的明亮光线。...
历史背景 Rüstem Paşa Mosque 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一座著名清真寺,位于伊斯坦布尔法提赫区的Tahtakale街区。它由奥斯曼帝国大维齐尔(Sadrazam)鲁斯坦帕夏(Rüstem Pasha)委托建造,他是苏丹苏莱曼一世(Süleyman the Magnificent)的女婿。清真寺的设计者是奥斯曼帝国著名建筑师米马尔·希南(Mimar...
耶尼清真寺(Yeni Cami),也被称为新清真寺或苏丹皇太后清真寺,是伊斯坦布尔最著名的清真寺之一,位于艾米诺努区(Eminönü),毗邻香料市场(Spice Bazaar),靠近金角湾。 历史背景 耶尼清真寺的建造始于1597年,由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三世(Murad III)的妻子萨菲耶苏丹(Safiye Sultan)委托建造。然而,由于苏丹去世和政治变动,工程在1603年中断。此后,建筑被废弃了半个多世纪,并在1660年的火灾中受损。最终,由穆罕默德四世(Mehmed IV)的母亲图尔汗·哈提切苏丹(Turhan...
贝亚齐特清真寺(Beyazıt Mosque),也被称为贝亚齐特二世清真寺(Bayezid II Mosque),是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贝亚齐特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奥斯曼帝国清真寺。以下是关于这座清真寺的详细介绍: 历史背景 贝亚齐特清真寺由奥斯曼帝国苏丹贝亚齐特二世(Beyazıt II)委托建造,始建于1501年,于1506年完工。最初被认为是由建筑师海雷丁(Hayreddin)设计,但后来也有观点认为建筑师卡马勒丁(Kemaleddin)也参与了建设。 建筑风格...
Little Aya Sofya,也被称为Küçük Ayasofya Camii,是伊斯坦布尔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最初是一座拜占庭时期的教堂,后来被改造成清真寺。 历史背景 建筑特色 小圣索菲亚清真寺是伊斯坦布尔最古老的拜占庭建筑之一,融合了拜占庭和奥斯曼建筑风格,是探索伊斯坦布尔历史和文化的绝佳去处。
Aya İrini,即圣伊琳妮教堂(Hagia Irene),是伊斯坦布尔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位于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附近。它不仅是拜占庭帝国的重要宗教建筑,也是伊斯坦布尔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历史背景 建筑特色
蓝色清真寺,正式名称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Sultan Ahmed Mosque),是伊斯坦布尔最著名的地标之一,也是奥斯曼帝国建筑的杰出代表。它位于伊斯坦布尔历史半岛的心脏地带,与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隔街相望。 蓝色清真寺始建于1609年,由奥斯曼帝国苏丹艾哈迈德一世(Sultan Ahmed I)下令建造,并于1616年完工。这座清真寺的建造旨在展示奥斯曼帝国的强盛和苏丹的权威。它的建筑师是Sedefkâr Mehmed...
贝亚齐德二世医疗建筑群 Beyazit Medical Complex
1484-1488 贝亚齐德二世库利耶,是一个以医疗为主要功能的库利耶。虽然已经已经改造成博物馆,但并没什么参观者。门口乘凉的大爷很热情,我们用互不相通的语言,进行了艰难的沟通。此刻才发现,神情和动作才是通用的语言。 入口是一个厚重但极其简单的立方体,也是一个基本单元。整个建筑群,从清真寺到宿舍,这是唯一的建筑语言。清真寺的宽度,只有庭院一半大,相比其他清真寺,看起来更加简洁。四个巨大帆拱,在深色壁画的掩饰下,显得非常扁平,魔术般地完成了方形到圆形,垂直到水平地转换。 清真寺两侧为塔班(Tabhane)。塔班是一种附属于清真寺的“旅舍”,为旅行者或病人提供免费临时住宿。简单的九宫格,形成了三个层次的空间:入口与中庭,三个开放的台地;四个私密的独立房间。台地兼具空间划分与防潮的功能。抬升部分的侧墙下方有一排低矮的小壁龛,应该是鞋龛。这种Build-In的小服务空间,伸手可及,又不占通道,让脱鞋这个行为也变得有仪式感。 西侧的疗愈中心(darüşşifa)与医学院(Madrasa)围合出一个小的入口院子。从院子进入疗愈中心的入口偏离了轴线。进来之后,是一个不规则的院子。穿过第二个门洞,是一个尺度更小的院子,这时候就能听到中庭喷泉的水声了。和塔班一样,六边形的平面也由三个层次构成:入口与中庭,五个开放的台地;六个私密的诊室。 医学院是,一个简单的方形廊院。廊子几乎和房间等宽,在那个前功能主义时代,这是一种更永恒的形式。一米厚的墙体,不仅容纳了壁炉、壁龛、房间般的窗户,也让角部房间有了直接向大通廊开门的可能。厚度不仅是结构上的冗余产物,也是空间品质的一个重要来源。放弃厚度,是现代建筑的一大损失。 在屋顶,每个单元的壁炉烟囱和采光亭,伸了出来。和清真寺宣礼塔的塔尖一样,覆上了铅版。他们就像众星拱月一样,围护着所依傍的圣所。 贝亚齐德二世医疗建筑群(Beyazit...
泽伊雷克清真寺(Zeyrek Camii),原名基督全能者教堂(Church of Christ Pantokrator),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拜占庭建筑之一,也是中世纪拜占庭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 历史背景 泽伊雷克清真寺始建于1118年,由拜占庭皇帝约翰二世科穆宁(John II...
佩加蒙(Pergamon,希腊语:Πέργαμον,土耳其语:Pergamon或Bergama)是古代希腊化时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位于今土耳其西北部。它不仅是佩加蒙王国(Pergamon Kingdom)的首都,也是希腊化时期文化和艺术的中心之一。城市建在一座陡峭的山丘上,俯瞰着下方的平原。 佩加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初。它最初是马其顿帝国的一部分,后来成为塞琉古帝国的一个重要城市。在其鼎盛时期,佩加蒙的人口约为30万,城市从山顶一直延伸到西南方向的凯库斯平原(Caicus Plain)。 佩加蒙在阿塔罗斯一世(Attalus I)和尤姆内斯一世(Eumenes I)的统治下达到鼎盛。他们通过军事扩张和文化发展,使佩加蒙成为希腊化世界的中心之一。公元前133年,佩加蒙的最后一位国王阿塔罗斯三世(Attalus III)去世,他将王国遗赠给罗马。此后,佩加蒙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并继续作为亚细亚行省(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