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下健三 Kenzo Tange

1913-2005 丹下健三在东京大学学习建筑学,1936年获得学士学位,1942年获得硕士学位。他的教育背景为他后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设计风格多样,从早期的现代主义到后来的粗野主义,再到融合了日本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建筑。丹下健三获得了众多荣誉,包括1987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是建筑界最高荣誉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对后来的建筑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认为是日本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 丹下健三的建筑哲学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和人类精神的和谐共存。他的设计不仅追求美学上的创新,也注重功能性和可持续性。通过他的工作,丹下健三展示了建筑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类活动的桥梁的潜力。 丹下健三的许多作品都成为了建筑史上的经典,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代表作:

丹下健三自宅 Tange House

一楼形成了一个阴凉流畅的空间,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营造出与自然的无缝连接。尽管这栋房屋的设计灵感源自西方,但它也融入了日本传统的建筑技艺。挑高的室内空间、木材的使用、双层屋顶、缘侧以及隔扇和榻榻米的使用,都是日式设计的标志性特征。榻榻米模块是房屋布局的基础,较大的房间设计灵活,可以通过隔扇推拉门分隔成较小的空间。房屋的立面同样采用了富有韵律的图案设计,运用两种立面设计(a 和 b),并以 abaaba 的顺序排列。双层屋顶使房屋的构图更加和谐。 1954年,篠原一男在久我山设计的一栋住宅,明显借鉴了丹下健三的设计。尽管采用钢结构建造,但房屋的立面韵律与丹下健三的住宅如出一辙。

球屋 Bola House

德华多·隆戈 Eduardo Longo 1979 过去十年中最强烈的建筑体验。 2012年,库哈斯

塞德勒自宅  Harry Seidler House

1958年,Harry Seidler与Penelope Evatt结婚,两人都是建筑师。1966年,他们决定为自己设计一座住宅,以满足家庭生活的需求。Seidler一家在这座房子里生活了许多年,直到Harry去世。 建筑共有四个半层,沿着土地的斜坡向下分布。顶层设有厨房、餐厅和图书馆;第二层是主要的生活空间和主卧室;第三层是儿童房间和游戏室;底层设有工作室、洗衣房和带花园景观的独立客房。每个楼层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建筑位于一个陡峭的山谷中,周围是自然灌木保护区,确保了隐私和独处。场地的陡坡为设计提供了“垂直”维度,不仅体现在房屋的选址和入口,还体现在内部的多层设计上。建筑采用白色钢筋混凝土墙体、混凝土地板和屋顶,以及碎石挡土墙。

哈里·塞德勒 Harry Seidler

1919-2006 Harry Seidler是一位奥地利出生的澳大利亚建筑师,被认为是澳大利亚现代主义建筑方法的领军人物之一,也是第一个在澳大利亚完整表达包豪斯原则的建筑师。 Harry Seidler 1923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父亲是一位犹太裔服装制造商。1938年纳粹占领奥地利后,他逃到英国。1940年,他被英国当局作为敌方侨民拘禁,先后在利物浦附近的Huyton、曼岛以及加拿大魁北克的集中营被关押。1941年10月,他获准在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学习建筑学,并于194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1946年,Seidler成为马塞尔·布劳耶在纽约的第一个助手,直到1948年3月。此后,他还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与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一起工作了近两个月。 1948年,他来到悉尼为父母设计住宅,即著名的R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