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问题︱大卫·奇普菲尔德

建筑师的工作必定要依据其最终正式成果来评判,而非项目的复杂性或遇到了多少问题。大卫·奇普菲尔德用这句话概括了他的工作要点,总结为一句巧妙的流行语“形式问题”。

Grândola 活动中心︱艾利斯·马特乌斯

定义一个建筑项目不仅要看它是什么,还要看它不是什么。设计一栋建筑物或一座城市也意味着设计空白空间。这个概念,连同建筑在时间中可以被视为转变的考古学,是这两位葡萄牙建筑师设计理念的基础。

波尔图四栋独栋住宅︱西扎

葡萄牙大师沿建造了四栋住宅,重申了城市超越建筑的崇高地位。设计巧妙地融合了周边的特征:形态、入口处、矮墙、公共立面和家庭后院。

七座桥︱小巧却复杂的基础设施

在瑞士的格劳宾登州,通过植入一些小巧却复杂的基础设施元素,形成了一段位于陡峭地形之上景色优美的远足旅程,这种标志性实践手法在库尔小镇中十分常见。

思考-设计-建造︱Ciguë工作室

这里不但是一间建筑工作室,而且还是一间手工车间,年轻的巴黎建筑师团队带着对原料和细节特别的关注设计并建造不同的建筑物。他们设计的作品可以作为进一步检验和校正他们建筑思想的手段。

金贝尔美术馆扩建︱伦佐·皮亚诺

在德克萨斯州沃思堡市一处著名的地方,是众多具有重要建筑意义的文化机构的故乡,伦佐·皮亚诺以一座与语境联系紧密的新展馆对路易·康的标志性博物馆作出了回应。

建筑的元素︱库哈斯

雷姆·库哈斯邀请了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和多位建筑师及学者为楼板、天花、天台、立面、门、窗等15项建筑元素各做一份研究,并建立起一套独立于国家及地域界限之外的历史。

自然形态几何叙事 ︱大卫·莱姆的地图

大卫·莱姆(David Lemm)是苏格兰爱丁堡的视觉艺术家和设计师。他的作品范围很广,从插图到拼贴画、多媒体项目、版画和装置,但他所有的作品都对综合和抽象有着一致的兴趣。 自然形态几何叙事 在大卫·莱姆研究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是自然或山水等景观元素的翻译,以符号和几何形状的形式再现。 这种方法引导了他个人对制图学的研究,在制图学中,地图的构建成为一种谈论记忆、物理和心理结构以及想象力的方式。 Mapping Eigg 这个作品中,大卫·莱姆开发了一系列实验地图,通过与居民的对话、旅行和反思,将场地上的空间和人际关系转化为具象或者抽象的几何符号。...

分类学美学︱葛饰北斋的漫画

1814年,日本艺术家葛饰北斋Hokusai Katsushika(1814-1878)) 55岁时,发表了4000多幅不同题材的小画。“Manga”一词并非指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那种叙事形式,而是指漫画的原意,即稀奇古怪的图画或异想天开的图画。 书出版历时64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北斋创作第一部是为了在困难时期资助自己的事业,后来他继续绘画和出版,直到1849年去世,最后三部是在他死后出版的。 这些卷是块印刷的三种颜色,黑色,灰色和粉红色,并包含了对人,自然特征,建筑,景观和工作工具等的描述。 每一页都收集了一组不同的插图,这些插图与一个特定的主题或同一图形的一系列变化相关联,旨在解释不同种类的动作。 该企业揭示了百科全书的意志和分类的乐趣,以及教育学者绘画艺术的意图。书中不断发现精心组合的人物,有时漂浮在空白页上,有时在共同的背景上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