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藤本壮介︱大分住宅 House N in Oita

Sou Fujimoto 无限的层级 如果可以的话,藤本壮介会设置更多的嵌套关系,在内外直接形成无限的层级。这种层级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映射。层级也体现在墙体的厚度上,最外层为220,中间层为180,最内层为140。 那么建筑真的需要这么多层级来过渡吗?显然不是。大部分时候,建筑需要更明确的界限,里面的人才能获得安全感。 反重力 建筑的屋顶和墙面使用了同样的语汇,即在平整的面上开随机的洞口。建筑要素中屋顶与墙面的区分,来自于重力的存在。重力决定了人水平为主的活动方式,雨水的流动方向,以及结构上受压和受弯的差异。 传统建筑是对这一事实的直接回应,所以屋顶和墙体以不同的形式存在,House...

朗乡教堂 La Chapelle de Ronchamp

于此,祭仪的要求对建筑形式的影响微乎其微。形式的本质是对“生理一心理”感觉的回应。另一方面,由于没有通达朗香山丘的道路,材料成了迫切的问题。考虑采用一种膜状的混凝土薄壳(加肋以确保其强度)。于是,进行了两轮研究,完成了两个模型。一个由石膏制成,另一个由纸和铁丝制成。两者都表明,提出的问题得到了解答。 不言而喻,结构的问题同时介人。不过,以这样的形式来实施混凝土薄壳结构,要求工程的承包者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与想像力。以保持造价的低廉为宗旨,一切都已准备就绪。施工图将于1952年的冬天绘制,来年春天工程就将起动。 建造采用混凝土喷枪来实现,由此生成布满颗粒的坚硬且粗糙的表皮,内外均涂以白色石灰乳,不进行任何装饰。巨大的侧墙上预留了大大小小的喇叭形孔洞,一些彩色玻璃将嵌在喇叭口深处。 建造的要点在于建筑的屋面,那是两层间距2.26m的膜构成的混凝土薄壳。绝热防水的屋面安置于支柱的顶部。这些支柱或者是“喷浆”饰面的截面呈梯形的混凝土墙体的一部分,或者作为以孚日山石为填充的墙体的构造柱(那些石材是遭炸毁的旧教堂的残骸),墙体未设扶垛,平面上的曲线形式是为了确保砖石砌体的稳固。屋面的薄壳与墙体的竖向围合脱开了几厘米的间隙,于是便产生了有意义的光线的进入。教堂的地面沿丘顶本来的地势向着主祭台的方向倾斜。地面的铺砌通过在板条间现场浇筑水泥来实现,其划分以模度为依据。局部地面,尤其是内外祭台下方的平台以及祭台本身,采用了美丽的白色勃艮第石材。偏祭台采光塔的塔身为石材砌筑,冠以混凝土的半穹塔顶。教堂的垂直部分,不论内部还是外部,均覆以喷浆混凝土,涂以白色石灰乳。屋面薄壳保持拆模时的状态,混凝土直接裸露。 屋面的防水通过结合铝盖板的多层强化的方法来确保。内部:墙体为白色;顶棚保持拆模后混凝土的深灰色;地面为板条分格,水泥浇筑,局部采用石材;长椅由萨维纳以非洲木材制成;领受圣体的长几是铸铁的,在吕尔铸造厂铸就。 采光通过大大小小布局鲜明的窗洞来实现。洞口镶嵌着明亮的白色或彩色玻璃。彩色玻璃并非彩画玻璃;柯布认为后者这种采光方式与古老的建筑概念,尤其是罗马和哥特艺术,有着过于直接的联系。所以,这里没有彩画玻璃,只有明亮的玻璃,透过它们可以看到云彩的浮游,树叶的颤动,以及来往路人的身影。 其中一个偏祭台的采光塔在内部涂以饱和的红色,而圣器室一侧的墙体则为紫色。仪式队伍的主入口安装了一扇中央设轴的巨大转门(9m2),门的两面各覆有8块经760℃高温焙烧的鲜亮的彩釉钢板(0.75m ×...

肖特汉别墅 Villa Shodhan

关于这座别墅有一段故事:1951年,柯布接受委托,为棉纺织协会秘书长Hutheesing先生设计一栋住宅,方案对应一份相当个人化的复杂而精细的任务书。就在施工图刚刚完成之时,Hutheesing先生将图纸转让给肖特汉先生,后者拥有另一块基地,并希望立即开工建造。好在柯布为印度设计的方案总是先验地受到太阳和主导风向的支配,而这两个主导因素在印度各地是恒定的。所以,该住宅向新的基址迁移并未费周折。 各层平面呈现出结构上一目了然的单纯,然而在房间的设置上却有着惊人的可塑性-—它们的形式,它们的尺度;提供阴影的立面的“遮阳”和屋顶的阳伞,以及由经过组织的宜人气流掠过的空中花园。这个方案让人联想起1929~1930年间建于普瓦西的萨伏伊别墅,它符合热带国家印度人民的生活方式。这栋别墅是柯布1950年后的代表作之一。 裸露的混凝土,清晰地呈现出模板的印迹,制作模板的材料是当地常见的木头。光滑的表面只出现在屋顶的阳伞下和房间的顶棚上,因为此处采用了金属模板,由此获得的表面将涂上鲜亮的色彩,以歌颂裸露混凝土的辉煌。通往首层夹层和二层的坡道构成一个特征鲜明的要素。 上方,房间布置在“空中花园”内,分布于几个楼层,构成3组彼此独立且相互关联的套房。 首层采用了以模度为指导的“理想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