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安东尼·洛吉耶 Marc-Antoine Laugier. (2005/1753). 论建筑 Essai sur l’architecture....
1613-1688 为了更好地评判这一点,必须假定建筑中有两种美:一种是基于令人信服的理由的美,另一种则仅仅依赖于习惯。我将那些基于令人信服的理由的美称为“实在美”,因为这些美是显而易见的,所有人都能理解其价值和优点,例如材料的丰富性、建筑的宏伟、对称性等。…因此,建筑确实存在“实在美(beautez pofîcives)”,也存在“相对美(beautez arbitraires)”,尽管后者由于习惯的影响,常常被误认为是实在美,而这种习惯的影响是很难抵御的。同样,良好的品味确实建立在对这两种美的认识之上;然而,对“相对美”的认识才是形成我们所说的“品味”的关键,也只有它才能真正区分真正的建筑师和那些并非如此的人。因为对于大多数“实在美”的认识,只需要具备常识就足够了。例如,判断一座用大理石精心建造的宏伟建筑比一座用粗糙石头建造的小型建筑更美,并不困难,因为后者在水平、垂直和角度上都不够精确。在建筑方面,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就能明白房屋的庭院不应比房间更小,地下室不应比楼梯更明亮,柱子不应比柱座更细。但是,仅凭常识却无法知晓:柱子的基座高度永远不应超过柱子直径的一半;檐口上的齿饰和人字形装饰应与地平线垂直;齿饰应位于人字形装饰之下;三槽板的宽度应为柱子直径的一半,而间板应为正方形。 克劳德·佩罗 Claude Perrault古典建筑的柱式规制 Ordonnance...
海杜克在对他的“剧团”的“演员”的选取中发展出一套自己的类型学。与19世纪夸特梅尔·德昆西为建筑所做的充满愉悦之感的原初类型分类——棚屋、洞穴以及帐篷——不同,海杜克的建筑类型并不涉及理想的类型,而是寻求阐明并因而恢复支配日常社会生活的类型。它们不是作为现实的自然主义式的呈现,而是作为“满足其场所需要的必然的虚构”。它们表现出海杜克对现代性的极端尖锐的批评性描绘,并开启了被现代社会机构——内阁、博物馆、公墓、卫队——所规律性压制的,以及被建筑学所规训的暴力与被抑之物。 胡恒
约翰·海杜克 John Hejduk 1962-1968 菱形住宅是海杜克住宅研究成熟的标志。一方面,它建立起一整套由相对立的元素组成的自主的符号体系,以研究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在平面中探讨空间问题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它将陈旧的透视投射法替换为具有强烈二维性的垂直面向观众的正轴测图。在“菱形住宅”里,海杜克开始通过一整套精确的操作程序,包括旋转投射、增补、删减,来赋予建筑以生命,并且,较之“得州住宅”,海杜克更为自觉地将操作过程和时间作为某种活跃的因素引入形式经验之中。 菱形住宅”最明显的特征是蒙德里安(Mondrian)的绘画作品的影响。另外,“菱形住宅”也是海杜克常年(从1953到1963年)研究柯布西耶的一个阶段性结果—是对柯布西耶的一次“驱魔”过程。在蒙德里安与柯布西耶之间,在立体主义美学与柯布西耶的“正方体系统”之间,在将立体主义绘画彻底转化为建筑形式的地方,海杜克发现了一个被压缩”的时间维度。按照海杜克的话说,那是个“脐带”.它将“所有东西联系在一起”。 胡恒
我对“点彩画”很感兴趣。为什么是点彩?因为如果宇宙中的所有东西都是由粒子组成的,那么高密度的点就可以像一堵墙,而减少墙中点的密度可以把它变成一个空间。如果你以这种方式思考事物,内部和外部不必是独立的实体,它们可以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妹岛和世 Kazuyo Sejima “纪念性”的建筑不一定是雕塑。例如,一个大广场是一个空洞,一个空地,但它可能是一个城市中的一种特殊存在。我不相信我们曾经只关心过我们的建筑的外观……至于纪念物是否具有雕塑性,我认为这取决于文化背景。这可能与日本和欧洲建筑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关。欧洲的建筑是墙壁,而日本的建筑是柱子和梁。他们非常不同……亚洲充满了不朽的建筑,但不是雕塑式的建筑——即使没有外观,它们也是不朽的建筑。 西泽立卫 Nishizawa Ryue 密斯独特性在于他能够用梁与柱创造出一个房间,而不是用墙。...
胡恒.(2010).不分类的建筑. 游牧之人 雷蒙·鲁塞尔的“游牧之家” 埃托·索特萨斯的“旅行” 约翰海杜克的“柏林之夜” 建筑师约翰·海杜克索引 得克萨斯九宫格住宅 Texas...
在这个世界里更多的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小”东西——小房子、小细部、小人物、小文献……相比之下,它们在许多方面都更为重要。首先,是它们(而不是央视大楼之类的巨物)构成了建筑学学科的基础。其次,它们更为深入且隐秘地关涉到我们生活的多个层面(包括情感与回忆)。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它们是不显现的。 胡恒
类似的失重效果也出现在20世纪初的许多德国建筑产品之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或许是彼得·贝伦斯1909年设计的德国总电力公司透平机车间。在这个独特的建筑中,粗壮的埃及式角墩在到达本应由它支撑的屋顶前嘎然而止。在这里,建构与非建构的并存赫然在目:一方面是沿贝里辛根大街的一系列具有本体意义的建构性铰接钢结构框架,另一方面则是以再现为目的的非建构性质的角墩,这是一个现浇钢筋混凝土墩柱,承担自身的重量自然绰绰有余,却显然未能真正起到支撑悬挑式屋顶的表现作用。 在贝伦斯意欲表现技术的象征力量的建筑中,出现这种概念上的含混现象多少有些讽刺意味,如果考虑到他在1908年的一篇题为《何为纪念性艺术?)(What is Monumental Art?)的文章中曾经将建筑历史视为权力的奴役史的话,那么情况就更是如此。也许,贝伦斯的文化心理本身就是含混不清的。他热切渴望将他的车间外壳设计成一种“隐秘的古典主义仓屋”,为的是表达某种后来被恩斯特·容格尔(Ernst Junger)称为“劳动者形象”(the gestalt of...
1868-1940 Peter Behrens对现代设计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涵盖了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和设计理论等领域。他的工作不仅推动了设计的现代化进程,还为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奠定了基础。 Behrens是第一位将设计系统性地应用于企业形象和产品设计的设计师。1907年,他被聘为AEG(全德电气公司)的艺术顾问,全面负责公司的品牌形象设计,包括商标、产品目录、办公用品、广告宣传以及工厂建筑等。他将设计提升到了企业战略的高度,开创了现代企业设计的先河。 Behrens是工业设计的先驱之一,他强调设计应与现代技术和功能相结合,同时保留美学价值。他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对后来的工业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Behrens的建筑设计融合了现代主义的功能性和古典主义的美学,开创了现代建筑的新风格。 Behrens的工作室是现代设计的摇篮,许多后来成为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大师的年轻设计师都曾在他的事务所工作或学习,包括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和勒·柯布西耶。 Behrens在平面设计领域也有重要贡献。他设计的字体、海报和书籍装帧展现了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