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建筑学与日常建筑学

中国当下的建筑理论和批评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崇高的建筑。所谓“崇高”是指这些建筑设计所追求的是一种脱离人们日常生活的超越性的价值。崇高的建筑有“大”“小”两类,“大”是立意宏大同时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和地标建筑,表现的是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小”的则是立意小规模也小的精品建筑,体现的是明星建筑师个体的专业趣味和精神世界。作为崇高建筑学的一体两面,“大”建筑自上而下构建国族认同,“小”建筑自下而上展开个体的文化身份寻根之旅。今年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恰好揭示了“大”与“小”内在的一致性(既是精英个人化的实践又是国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和先锋文化的合流。

建筑理论和批评对建筑实践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崇高建筑学近年占据学术话语主流,但是从数量上看崇高的建筑在我国每年20亿平方米的建筑总量中所占比例只是九牛一毛。崇高的建筑学话语超凡脱俗的同时又自我封闭,所以崇高建筑学的话语垄断导致真正关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大规模建筑实践以及相关研究被压抑和边缘化,所以,笔者建议突破藩篱,在崇高建筑学之外构想针对中国当下日常生活中普通建筑的理论。

城市普通住宅作为最司空见惯的建筑类型或可作为思考普通建筑的一个突破口。因为这是精英的建筑师不屑踏足,即便偶尔为之也难有突破的领域;也是被普通建筑师认为是乏味枯燥,聊以糊口的工作。带有无奈情绪的建筑师设计出的住宅自然缺乏生机和新意,难以为普通人提供够好的生活空间。所以关注日常建筑就让我们从这最乏味处开始……

冯果川,意义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