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建筑

Typology of Armenian churches

亚美尼亚建筑的历史背景

  • 地理位置:亚美尼亚位于里海以西、黑海以东,是一个重要的地理枢纽。古代商人可以从中国将货物运到里海沿岸,再通过亚美尼亚运往黑海,进而到达欧洲各地。
  • 历史变迁:亚美尼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贸易的重要通道,但也使其成为多个大国争夺的对象。亚美尼亚人起源于乌拉尔图(Urartu),先后被波斯人、亚历山大大帝、罗马人和波斯人统治。尽管如此,亚美尼亚人对自治的渴望强烈,4世纪至9世纪是其创造力的巅峰时期。6世纪和7世纪,亚美尼亚是连接东西方的安全通道,但到了10世纪,随着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扩张,贸易增加,亚美尼亚的地理位置反而使其受到更多冲击,最终在1375年灭亡。

亚美尼亚建筑的特点

  • 石工技艺:亚美尼亚建筑以高质量的石工技艺著称。当时君士坦丁堡的建筑多采用砖石,而混凝土技术已被遗忘,但亚美尼亚人保留了古典希腊化时期的传统,注重建筑的简洁表面、体积复杂性以及建筑在空间中的紧凑、物体化效果。
  • 建筑形式:亚美尼亚建筑形式简单而坚固,从早期开始就是体积和平面布局的杰作。其石雕和石块的放置工艺精湛,当时的建筑质量远超欧洲和亚洲的其他石建筑。
  • 穹顶设计:拜占庭建筑引入了穹顶作为基督教建筑的重要元素,但拜占庭穹顶在外部不可见。相比之下,亚美尼亚建筑将穹顶高高置于建筑主体之上,虽然穹顶本身被轻木锥形屋顶覆盖,但这种建筑轮廓对未来的教堂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亚美尼亚基督教建筑的发展

  • 起源:亚美尼亚的基督教建筑始于公元301年,当时亚美尼亚国王Dertad III在罗马统治下被圣格列高利(St. Gregory the Illuminator)皈依基督教,格列高利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 建筑风格:亚美尼亚建筑风格独特,其建筑形式简洁、坚固,注重体积感和空间布局。建筑语言与东正教类似,但使用古典亚美尼亚语而非希腊语。
  • 穹顶的意义:亚美尼亚语中的“gmbet”(穹顶)更准确地翻译为“天穹”。圣格列高利的幻象也促进了穹顶的接受。他描述了一个从天而降的光之人物,与一座有穹顶和四根柱子的宏伟建筑相关联。

对欧洲建筑的影响

  • 工匠需求:亚美尼亚工匠因其精湛的技艺在西方(尤其是法国)受到欢迎,对欧洲教堂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建筑风格传承:亚美尼亚建筑的简洁、坚固和穹顶设计等元素对后来的欧洲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教堂建筑方面。

总的来说,亚美尼亚建筑以其精湛的石工技艺、独特的穹顶设计和对自治的追求,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欧洲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