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胡同中的微更新
- 7-1 多维视角下的胡同微更新研讨
- 7-5 “微缩北京”— 大院胡同28号改造李兴钢 侯新觉 谭舟
- 7-16 开间更新:一种基于整体保护与人居改善的北京老城微更新模式张悦郝石盟 朵宁 李培铭 王钰
- 7-23 北京老城区城市更新考察— 从“南锣鼓巷大杂院改造”和“灯市口L形之家”引发的思考 青山周平
- 7-30 老城改造中的“场景重塑”与“邻里共生”— 打磨场 · 共享际和东四 · 共享际申江海 鲁溦 贾晓萌
- 7-37 北京老城社区养老设施改造研究
- — 以椿树街道养老照料中心56号院为例胡燕 林文洁 郭华栋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规划设计
- 8-1 面向未来的新起点 崔愷
- 8-2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总体规划以及规划展示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会议培训中心设计 张一闫晓萌
- 8-4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规划展示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会议培训中心 |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8-10 一种新的建筑模式的探索 —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企业临时办公区设计任祖华 陈谋朦
- 8-14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企业临时办公区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8-20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党工委管委会及雄安集团办公楼设计 — 本原设计之雄安实践 齐嘉川符永贤 于长江
- 8-23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党工委管委会及雄安集团办公楼 |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本原设计研究院 |
- 8-26 人性化、标准化、生态化的居住空间 —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周转及生活服务用房设计 庄惟敏章宇贲 王禹
- 8-29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周转及生活服务用房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80年后再看佛光寺—当代建筑师的视角
- 9-1 “历史的”与“非历史的” — 80年后再看佛光寺王骏阳
- 9-11 台基、柱梁与屋顶 — 从即物性的视角看佛光寺建筑的3个要素柳亦春
- 9-19 与佛同观 — 佛光寺中佛的空间与人的空间张斌
- 9-28 佛光寺的启示 一一种现实理想空间范式李兴钢
- 9-34 凿入山体的寺院 董功
- 9-38 隐匿的前廊 — 佛光寺东大殿的空间性冯路
- 9-43 从文物到博物 王辉
- 9-48 佛光寺东大殿结构特征
- —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相关内容再议
- 王方戟王梓童
作品
1-26 阿丽拉阳朔糖舍酒店
| 直向建筑 |
1-34 天工与人工
—董功谈阿丽拉阳朔糖舍酒店的设计思路 刘东洋 董功
1-42 森之舞台
| META-工作室 |
1-46 关于森之舞台设计 王硕
1-48 松间长屋
| 无样建筑工作室 |
1-53 齐云山树屋
| 本构建筑工作室 |
1-58 齐云山树袋屋
| 亘建筑事务所 |
1-62 齐云山树影屋
| LanD工作室 |
1-66 齐云山松隐居
| 上海骏地建筑设计事务所股份有限公司 |
1-69 齐云山树屋座谈
3-36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 地方工作室 |
3-44 隐喻的图式
—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设计魏春雨 张光 刘海力
3-46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研讨
3-54 北城中央公园文化艺术中心
| 深圳华汇设计有限公司 |
3-58 多义性边界
— 北城中央公园文化艺术中心肖诚 印实博 何啟帆
3-60 成都天府消防站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3-65 类型建筑的演绎
—成都天府新区公安消防站设计 刘艺
3-6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科技展示馆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3-70 微空间与徽空间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科技展示中心创作札记
鲁丹程啸
3-72 自宅
| TAOA陶磊建筑事务所 |
3-78 陶磊自宅
—诗性的日常 陶磊
4-36 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
4-43 并置产生的交集与简单的多样性
—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 章明 张姿 丁阔
4-46 杭州古墩路小学
| 浙江绿城六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4-52 关于“边界”的设计介入
—杭州古墩路小学的设计解读 朱培栋
4-54 徐州城墙博物馆
|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4-60 城市文脉的时间循迹
—徐州城墙博物馆 冯正功 吕彬 周宣东 蓝峰 王雯
4-62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4-67 时空涟漪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 任力之 廖凯 李楚婧
4-70 雷宅
| 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
4-75 工匠建筑学与数字乡村 王铠 钟华颖 张雷
5-1 艺术与日常的庆典
—当代公共建筑的意义转向 伍端
5-5 连州摄影博物馆
| 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5-12 上海四行仓库
|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16 勿忘城殇
—上海四行仓库的保护利用设计 唐玉恩 邹勋
5-20 景德镇“陶溪川”工业遗产展示区博物馆、美术馆
| 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
5-26 传统手工业城市文化复兴策略和技术实践
—景德镇“陶溪川”工业遗产展示区博物馆、美术馆保护与更新设计
胡建新张杰 张冰冰
5-28 首钢西十冬奥广场
| 筑境设计 |
5-34 从高炉供料区到奥运办公园区
— 首钢西十冬奥广场设计薄宏涛
5-36 木兰围场 · 草原之家张海翱
6-40 广州市从化区图书馆(一、二期)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东意建筑 |
6-46 绿色回归空间
— 广州市从化区图书馆(一、二期)建筑设计肖毅强 刘穗杰
6-50 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改造项目
| BIAD国际工作室 / Crossboundaries |
6-56 北大附中海淀本校改扩建项目
| BIAD国际工作室 / Crossboundaries |
6-62 从全人教育到全面设计
— 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及海淀本校改造项目的再思考董灏 甘力
6-64 老西门丝弦剧场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旭公司理想空间工作室 |
6-71 嫁接于传统之上:论老西门丝弦剧场 杨涛
6-76 叠院儿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
6-82 微胡同
| 标准营造 |
6-88 混合院
| 直向建筑 |
7-42 棉仓城市客厅
|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
7-52 棉仓城市客厅:一个内部性的宣言 鲁安东
7-56 漕河泾新洲大楼
| gmp · 冯 · 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 |
7-60 新洲大楼:都市转型下的前沿建筑 玛德琳 · 唯斯孙亚瑾
7-64 内蒙古师范大学少数民族雕塑艺术工程研究中心
| 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7-70 多维秩序的复合操作
— 内蒙古师范大学少数民族雕塑艺术工程研究中心设计张鹏举
7-72 北京法国国际学校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法国JFA建筑师事务所 |
7-78 场所记忆的再现
— 北京法国国际学校设计马琴
7-80 上海万科实验幼儿园
|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
7-86 上海万科实验幼儿园设计 刘宇扬
9-54 田汉文化园
| 地方工作室 |
9-64 诗意的在地
— 田汉文化园设计魏春雨 顾紫薇 黄斌
9-66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体育馆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设计中心 |
9-75 校园的日常与“无边界建筑” 王瑜
9-78 北京专利大厦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9-83 榫卯空间、立体园林:北京专利大厦设计 崔海东 徐超 李东哲
10-52 云南新寨咖啡庄园
| 迹 · 建筑事务所(TAO) |
10-60 华黎的在地建筑:一种对建筑学基本问题的回应 王骏阳
10-66 英飞特LED驱动器生产基地一期组团
| 浙江绿城六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10-70 散点透视的多层表达 写意山水的砖画实验
— 桐庐英飞特LED驱动器生产基地一期组团朱培栋 陈智航
10-72 苏州东太湖防汛物资仓库
|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0-76 苏州东太湖防汛物资仓库设计 李少锋
札记
10-78 焦虑的守望者
— 慧剑社区中心(原四川石油钻采设备厂影剧院)改造札记
张姿章明 章昊
10-86 回转艺廊 徐光
12-71 向心而居 金秋野
历史与理论
历史研究
1-84 从1929到1986:巴塞罗那德国馆的重建之路高长军 李翔宁
1-92 解构与重构:《建筑新法》与《建筑百科全书》的比较研究潘一婷
1-97 中国城市单元式住宅的兴起:
苏联影响下的住宅标准设计,1949-1957 王俊杰
9-84 梁思成“中国建筑型范论”探义 王军
9-91 从叙事到职业化:当代建筑史50年之我思卡洛 · 欧墨 / 牧骑译
11-58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史料类型及其运用概说 刘亦师
11-66 20世纪初中国建筑中的科学“制图”(1900-1910年代) 邵星宇
11-72 新中国“全国厂矿职工住宅设计竞赛”评述 朱晓明 吴杨杰
12-50 中国住宅工业化的早期发展:历史回顾与反思卢端芳
12-56 国际宾馆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建筑和经济实验 罗坤 /陈曼霞译
5-56 明代建筑
5-56 明代庙学建制的“变”与“不变”:兼及国家权威的呈现方式
沈旸宝璐
5-64 “二重城”的再现与明太祖的制度建构
— 明初亲王宫殿与地方城市白颖
5-69 明长城防御体系与军事聚落研究 李严 张玉坤 李哲
5-76 古文书中的一组明代徽州宅院
—《万历十五年金濠等丈量基地尺式》研究刘涤宇
8-68 毕业于宾大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
8-68 范式转型中的中国近代建筑
— 关于宾大建筑教育与美式布扎的反思童明
8-79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浅议1920年代宾大对中国建筑学术之影响赵辰
8-85 现代性与“中国建筑特点”的构筑
— 宾大中国第一代建筑学人的一个思想脉络(1920-1950年代) 李华
8-91 规训与调适
— 有关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实践的思考汪晓茜
8-98 向“布扎”学习
— 传统建筑设计教学法的现代诠释顾大庆
遗产保护
2-1 游记图本与舆图的陈说:城市设计中的历史信息解析与表达运用
— 以大运河杭州段两岸景观提升为例戎卿文 王建国
2-7 明清江南园林典型植物香景营造意匠 陈意微 袁晓梅
2-14 明代夯土长城的建造技术特征及其保护
— 以大同镇段为例沈旸 相睿 常军富
2-22 明代早期跨区域建筑的匠作传承
— 以瞿昙寺与南北两京建筑石作为例孙晓倩 陈薇
2-28 《营造法式》中“挑斡”与“昂桯”及其相关概念辨析朱永春
2-32 晋中地区宋金时期木构建筑中斜面梁栿成因解析 周淼 胡石 朱光亚
7-88 “反修复”的概念、内涵与意义
— 19世纪英法建筑保护观念的转变郭龙 徐琪歆
7-95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及其转变的考察
— 从清末至民国王巍 吴葱
7-99 空间转型效应:后世遗时代澳门城市空间生产力的重塑 郑剑艺 吴波
7-105 历史城镇文化身份的塑造
— 柏林博物馆岛建设和保护利用的理念罗隽 何晓昕
7-113 英国乡村建筑及村落环境保护研究
—科茨沃尔德案例探讨 赵紫伶 于立 陆琦
传统建筑
3-101 贵州白水河布依聚落形态及其生存理性研究 周政旭 程思佳
3-107 撒拉族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解析 靳亦冰 令宜凡
3-113 传统村社组织对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
—基于山西水北村的实证 林琳 杨凯妹 卢道典 李诗元 曾娟
11-78 川西藏区茶堡碉房及其营造技艺研究 董书音
11-84 时空生态学视野下龙脊古壮寨民居空间变迁研究 韦诗誉 单军
重读经典
10-90 比萨终曲
—详述勒 · 柯布西耶东方之旅的最后一晚一晨刘东洋
10-99 萨伏伊别墅(1928-1929):一个独立世界的创生
—勒 · 柯布西耶“建筑散步”思想溯源牛燕芳
12-63 先锋派的“乡土本心”
—重读阿姆斯特丹孤儿院姚冬晖 卢永毅
5-83 阅读巴拉甘
5-83 “看我所见”
—巴拉甘阅读报告 李兴钢 姜汶林
5-91 巴拉甘作品研究12例
5-103 静谧·光影·色彩
—巴拉甘作品研讨
5-111 自然、生活与阴影的形式 葛明